全国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抗“疫”一线也时常有好消息传来。近日,新华网连线了上海市卫健委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听她分享“十天重症转轻”等事例。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右二)与同伴奋战在抗“疫”一线。 新华网发
“忙到忘记时间,到了饭点也不想吃东西”
作为重症医学领域的专家,王瑞兰在到达武汉市第三医院后被分入了ICU医疗组。她所在的小组共有12名成员,她担任副组长一职,是组里唯一的女医生,每一天的节奏都很快,“忙到忘记时间,到饭点也不想吃东西”。
王瑞兰说:“我早上六点多起床,七点一刻准时从酒店出发,八点正式上班。进入病房后开始查房,挨个了解病情变化情况,进行相应地处理。查房完出病房进行病情讨论,制定后续治疗方案,记录医嘱。每天下午四点召开小组会议,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晚上回到酒店后,领队召开核心成员会议,鼓励队员,并对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回房间后,我还会看一会儿文献。”
刚到的时候,勤杂人员不够,又面临收治病人增加的情况,王瑞兰还曾与同事们一起动手搬病床。“我们讨论了开新病房的方案,把一楼急诊室重新布置了一下,可以多收治30个病人。”王瑞兰说。
按照工作制度,王瑞兰进入ICU病房后,至少要在里面工作4个小时,值班医生则要6小时以上。ICU中没有椅子,医生都站着工作。“我们也不敢坐,怕把防护服弄坏了。”王瑞兰说,由于隔离病房中不能进食、不能上厕所,于是减少了白天的饮水量,等到晚上回到酒店后再尽量多喝水。
王瑞兰对病人心细如丝。有两位病人肠内营养后腹泻,于是她吃早饭时会记得为病人带一份米汤到医院,病人腹泻症状明显改善。
王瑞兰(左四)等医护人员与出院患者合影 新华网发
多名医护人员联手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
王瑞兰从事重症医学30多年,有丰富的经历与积累。她在急诊危重病医学工作岗位上,积极开拓危重病抢救技术,精益求精,大胆创新。2009年,王瑞兰团队曾成功救治上海市首例H1N1甲型流感重症患者。之后,她一直钻研病毒性重症肺炎,积累了10多年的临床经验。另外,针对多脏器功能障碍,她率队开展了ECMO、CRRT、肝脏替代的集束化治疗,救治了很多患者。2019年,王瑞兰荣获“第二届中国最美女医师”称号。
这次,在谈到前方救治事例时,王瑞兰提到了“俯卧位通气法”。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俯卧位通气法可以改善通气。但在穿着防护服的情况下,将患者翻转成俯卧姿态,实在有些困难,需要多名医护人员一起协作。王瑞兰说:“准备工作比较复杂。首先要看病人是否可以采用这个治疗方法,然后要跟大家交代清楚注意事项。接着需要分工,有的人管头,有的人管腰,还有的人管病人身上的插管,完全准备好之后大家齐心协力,以最快的速度将病人翻转过来,每次都会全身大汗。”病人俯卧之后,王瑞兰需要立即观察各项指标:“忙完后,看到病人的氧合指数明显好转,我们都欢欣鼓舞。”
有一位病人十天转出ICU
王瑞兰回忆将武汉三院光谷院区第一批新冠肺炎治愈患者送出医院时的情景时说:“第一批出院的患者总共有四位,其中一位还是我们管理的重症患者,在出院的时候他非常激动,拉着我们的手反复感谢、致敬。”
最近,还有一例病人在十天内实现重症转轻,王瑞兰说:“重症病人一般都有三四个礼拜的病程,我们这边却有一位病人10天就转成轻症了。她是在我第一天上班时收入ICU的,来时氧分压仅有40,呼吸非常窘迫,需要高流量供氧。我们对她一边治疗,一边鼓励,病人对我们也十分信任,积极面对各种困难。她的指标在十来天就恢复到了理想的状态。我相信她会顺利痊愈。她的自信也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对治疗更加充满信心。”
还有很多病人也让王瑞兰感受到了“信心的力量”,“有一位70多岁的阿姨,特别乐观,一天比一天好。还有一位病人,在2月14日前收到妻子的信,真是‘家书抵万金’,看到妻子的信,他说要坚强地活下去。我们也都鼓励他,‘你太太在等着你,孩子也在等着你,你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努力。’”
抗“疫”工作艰苦卓绝,王瑞兰坦言:“ 有点忐忑是正常的。谁都会害怕,但没有一个人后退,我们都勇往直前,尽心尽力去帮助病人。”
王瑞兰盼着疫情结束的那一天:“这次,不论是我们上海的还是武汉的,还是其他地区来的医护人员,互相帮助,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等到疫情结束那一天,我最想跟这群伙伴们吃个痛快,喝个痛快。”(沈梅)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