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3月8日电 题:救“当前急”·解“眼下难”·排“心头忧”——石家庄市企业复工复产见闻
新华社记者闫起磊
当前,各地在不放松疫情防控的同时,陆续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针对不少企业遇到的员工返程、原料供应、现金周转等难题,河北石家庄市推出组合举措,千方百计为复工复产企业救“当前急”,解“眼下难”,排“心头忧”。
救“当前急” 助力抗“疫”大局
这些天,石家庄市元氏县河北汇康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昼夜不停,一只只口罩下线后经过处理,紧急发往抗“疫”一线。“现在,我们厂80多名工人、20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医用防护口罩日产能达到了80万只。”公司董事长郭辉说。
疫情发生前,这家企业只从事民用防护装备生产,并没有国内医疗器械生产经验。石家庄市场监管局派人蹲点驻厂,手把手帮助企业解决转产面临的技术、标准、产品灭菌等问题,开辟应急审批通道,在短时间内助力企业顺利实现了转产。
石家庄市井陉县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人倒班、机不停、连轴转”,夜以继日地生产前线急需的医用防护服。疫情发生前,这家公司并不生产医用防护服。政府紧急协调该公司与市内一家有生产资质的企业达成合作,快速实现了转产。
在省、市、县三级政府帮扶下,目前,这家公司已有20余条生产线、2700余名生产人员陆续投入进来,日产医用防护服逐步增长到3万套,大部分产品下线后直发湖北。
疫情发生后,石家庄市迅速对全市医用口罩、防护服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展开帮扶,促其马力全开。同时,指导具备生产潜力的民用口罩、防护服生产企业应急转产,千方百计支持相关抗“疫”药品生产企业快产、多产,支援抗“疫”大局。
解“眼下难” 补项目复工短板
这几天,在石家庄市井陉矿区河钢石钢新基地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一派繁忙。疫情发生后,这个总投资102亿元的环保搬迁改造项目遇到了用工难、建材供应难、疫情防控难等问题。
项目副总指挥张海宁说,对项目遇到的困难,石家庄市发改委组织协调了24家钢结构和砂浆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保障项目物资供应,还积极为项目招聘当地工人,为返岗员工提供宾馆。“现在,项目已经全面复工,有2000多名工人奋战在建设一线,我们力争今年9月底建成投产”。
员工复工后怎么上班?外地员工返岗后怎么隔离?运输车辆能否进得来、出得去?复工前,一连串犯难的问题压在鹿泉区城通联众储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蔡华宸的心头。
为打消企业疑虑,鹿泉区推出系列“政策包”。比如,对符合复工复产条件企业的车辆和职工发放车辆通行证和出行绿卡,对石家庄地区以外区域返回的职工由企业租房提供隔离观察用房的,按照每人每天100元标准给予企业房租补贴。
“帮到了难处,扶到了实处。”蔡华宸说,这些政策让企业心里有了底。目前,鹿泉区已有400多家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到岗职工超过2万人。
为更好解决农民工返程难,石家庄市还推出“点对点”包车服务,对企业包车需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网上快速审批,并联合大型运输公司每日运营通勤班车80辆运送工人。3月5日起,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逐步启动恢复长途客运班线运行。
排“心头忧” 护航企业行稳致远
疫情发生后,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提前复工,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应急保障药品,产量达到了平时的2到3倍。两家银行主动安排专人对接,详细了解企业资金需求,开辟绿色通道,划出专项额度,很快分别将1亿元和2000万元贷款拨付到位。“关键时刻,金融服务不仅效率高而且更贴心。”公司总会计师马玉红说。
为保障企业稳健发展,石家庄市推出了加大金融支持、减轻税费负担、加大稳岗力度、支持企业发展、优化审批服务等五大方面16条措施。如对涉及疫情防控企业执行利率较原贷款利率下浮10%以上,预计可减轻企业负担5亿元以上。
3月2日,石家庄市总投资超过1600亿元的252个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石药集团重组蛋白高科技医药产业园是开工项目之一。石药集团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张翠龙说,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100亿元,利税约35亿元,解决就业岗位30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