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战斗仍在持续,内心充满希望——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4名女队员的讲述
2020-03-08 20:40:07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新华社武汉3月8日电 题:战斗仍在持续,内心充满希望——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4名女队员的讲述

  新华社记者

  她们是母亲眼中的女儿、丈夫眼中的妻子、孩子眼中的母亲,更是战“疫”场上的白衣天使、勇猛战士。

  今天,瘟疫向人类发起的战争仍旧在持续,但她们心里充满了希望,像朵朵绽放的迎春花,于无声处凝聚起成一种战“疫”必胜的力量。

  马舒:一家两代人同战病毒

  马舒,是一名普通军医,也是第一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护人员,现在火神山医院感染病区工作。她说——

  我记得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乔舒亚·莱德伯格说过一句话:“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我们一家两代人都在同病毒战斗。

  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我还是个学生,以女儿的身份为父亲所在的医疗队送行。到现在记忆最深刻的画面就是在机场接父亲回来的那天,当时看到他从出口走出来,两鬓已经全是白头发,走了一个多月,感觉像是过了好几年,他一下子老了一大截。

  作为女儿,我在父亲的身上学到了勇敢、担当。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入伍成为一名军医。

  一转眼,17年后的今天,我又作为一个母亲告别了两个孩子,来到武汉这个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场。小的时候,我以父亲为傲,现在我希望能让我的孩子为我自豪。工作虽然辛苦,但一想到他们的笑容和支持,我就充满了力量。

  胡爽:伉俪携手武汉抗“疫”

  胡爽和丈夫两个人都是军队医务工作者。大年三十接到驰援武汉命令时,夫妻俩双双请战,前后两批分赴武汉,忙碌在各自的“战场”。她说——

  从除夕到现在,已经和丈夫分开1月有余了。虽然未能见面,但每天在微信互报平安、聊聊日常工作,看似平淡,心里却踏实。

  我们恋爱2年,结婚9年。他在急诊科工作,工作一直很忙,经常加班,除了科室工作也会经常外出进修,不能陪伴在我和孩子身边。作为妻子,多包容、多理解,可能是对他最大的支持吧!

  记得武汉下雪那两天,我发烧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人总是变得特别的敏感。微信聊天时,我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万一我有什么,你要带着孩子好好生活呀!”他最后回了我一句:“我从未想象过没有你的生活,我该怎么过。”看到这句话,我回复他:“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呢?”

  唐杰:病房里的“百灵鸟”。

  来自火神山医院感染一科一病区的唐杰,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名队员。她说——

  这次疫情,让我对护理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红区”里,我们不仅是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去救治患者的身体,也在用我们的专业素养去治愈患者的心灵。

  我们真的只是做了一些很小的事情,可是对于病友们来说,他们觉得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我第一次见到67岁的王大爷的时候,其实就是很无意地想和他闲聊两句,可是在交谈的过程中,他突然像一个孩子一样在我面前哭泣。

  后来他告诉我,正是因为那十几分钟我的聆听,让他对他之前所有的恐惧和担心有了一些发泄,也让他对在我们火神山医院治疗有了更大的信心。

  有一次查房,我们刚进一个房间,里面的3个病人突然叫住我们说:“护士,你们不能进来。”我们当时就有点懵。中间那个床的阿姨说:“你们等一等,等我们把口罩戴好了再进来,不然你们这样太危险了。”

  那一刻,我们心里面真的是很暖的。他们说,只有把我们保护好,我们才能有更多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宋彩萍:让更多患者康复出院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宋彩萍,从除夕之夜来到武汉,先后在金银潭医院和火神山医院工作,现为火神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她说——

  大家印象中的隔离病房可能是一个个穿着厚厚隔离服的医护人员,以及一群传染病病人的这样一个冷冰冰的、甚至紧张恐惧的环境,但实际情况是,病房里充满了关爱和温暖。在我们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和温暖关爱下,很多患者带着笑容康复出院,不少危重患者渡过生死难关。

  有位老教授,危重时咳嗽气喘非常严重,但我们每次看他,他都会断断续续很艰难地说:“你们少来看我,小心传染!”每次听到这些话都会鼻子发酸,非常感动,但也让自己和战友们充满了力量,竭尽全力去救治和帮助患者。

  今年的“三八”节,是个非常特殊的节日。我和战友们到武汉已经40多天了,战斗仍旧在持续。但是看着疫情的好转,心里充满了希望,也充满力量。作为中国女军医,我和战友们将继续以我们的勇敢智慧和专业能力,争取抗“疫”的最后胜利,平安凯旋。(参与采写:张瑞杰、刘艺、黄一宸、孙鲁明、高玉娇)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林经纬
战斗仍在持续,内心充满希望——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4名女队员的讲述-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68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