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把绿色种在春天里——写在疫情下的第42个植树节到来之际
新华社记者胡璐、骆飞、王昆
“上山迟几天不要紧,咱们抓紧时间赶工程,种一棵树就得保证活一棵。”河北邢台县南石门镇姚坪村西的大善岭和马地沟,造林队长郝景香组织100多人的植树大军,运苗、挖坑、种树、浇水……正在绿化断带地带栽植树苗。
郝景香说,受疫情影响,队伍正式开工比计划晚了20多天。担心原有人手难以及时返回岗位,他提前把苗木准备好,早两个星期就开始物色、培训新兵上岗。
跟随春天的脚步,又是一年植树季。今年7月将正式施行的新森林法,专门增加植树节的规定,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我国各地克服用工短缺、造林物资调运受阻等困难,积极开展春季造林绿化,创新形式灵活开展各类义务植树活动,把绿色种在春天,也把美丽中国的愿望、生态文明的理念传递到每一个人心里。
“不能出门植树,孩子们有些失望,但我找到了新的方式弥补这个遗憾。”以往每年3月,32岁的贵阳市民刘顺林都会带孩子去郊外踏青栽树。今年,他通过“e绿黔行 网上植树”公益项目,选择在线上捐款,由专业造林队在线下栽种树木。
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有关负责人说,作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省份,贵州省从2018年就开始推行“e绿黔行 网上植树”公益项目。今年,将主要在贵州紫云县浪风关林场栽种358.5亩树苗,包括红豆杉、楠木、油樟等。
“即使今年春季植树进度略有延误,对全年国土绿化的影响应该也不会太大。”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所长张建国说,一些地区市民虽然不能按期出门播绿,但可以通过“互联网+义务植树”等多种方式履行植树义务,参与造林绿化。在他看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多年来,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植树造林,加速国土绿化。更为重要的是,把绿色的种子播撒到人们心里,让爱绿护绿、美化祖国的活动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此外,近年来随着林业科技的发展,适合造林绿化的时间也明显延长。
这个春天,种下绿色,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也在生根发芽。连日来,地处贵州乌蒙山区的毕节市,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繁盛景象。毕节市威宁县板底乡雄鹰村的村民们此时正在抢抓时机栽种桃树。由于疫情影响,原本春耕栽种计划推迟了不少时间。“桃树苗现在还处于休眠期,要是再耽误一下,苗子存活率就比较低了。”这几天在地里连轴转的雄鹰村同步小康驻村“第一书记”袁博说,按照时节栽种好经果林,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期待能有效帮助老百姓脱贫。
据国家林草局统计,截至3月10日,全国已完成造林面积1311万亩,占全年计划任务的12.9%,比往年同期降低近2个百分点。虽然疫情对今年春季造林绿化的影响有限,但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全国每年要完成造林任务1亿亩以上。今年全国计划完成造林1.01亿亩、森林抚育1.2亿亩,种草改良草原5194万亩,任务仍然繁重。
国家林草局局长张建龙说,要在继续毫不放松抓紧防控工作的同时,分区分级推进造林绿化,并充分考虑疫情影响,及时调整造林结构,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加大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力度,科学分解全年造林绿化任务。坚持宜草则草,充分发挥草原在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中的重要作用,全面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加强草原禁牧、草畜平衡监管,持续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
张建龙说,疫情防控期间,各地要通过创新义务植树形式和方式,积极推进“互联网+义务植树”,灵活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方便适龄公民履行植树义务。
“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持续增长,质量稳步提高,生态效能也持续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整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张建国表示,林木是三分种七分管,要在继续深入推进国土绿化的同时,管护好现有森林,不断提高森林质量,让森林充分发挥出生态、旅游、扶贫等综合效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