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3月13日电(记者彭韵佳、林碧锋)“承包香菇大棚,一年能有多少收益?”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春熙社区,39岁的王开贵正向工作人员咨询如何承包香菇大棚。
为了让搬迁户“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鲁甸县卯家湾引入食用菌生产加工项目。搬迁户可以进厂打工、承包大棚,实现“家门口”创收增收。
“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就是种包谷、洋芋。”47岁的郑修秀老家在鲁甸县新街镇下大地社。2018年9月,郑修秀一家搬至卯家湾。刚搬来时,郑修秀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直至引入食用菌产业园后,她便过来做工。
“又教技术,又发工资。”郑修秀笑着说,刚开始有技术员指导,边学技术边上班,每天有80元收入。对有种植经验的郑修秀来说,学习香菇种植并不难。
时间一久,郑修秀就想承租大棚,自己种香菇。“前期主要是购买菌棒的成本,差不多要6万元。”这对她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郑修秀犯了愁。
为调动大家伙儿积极性,鲁甸县卯家湾在第一年免除种植户全年大棚租金,在第二年减免一半大棚租金,直至第三年恢复正常租金交付。首批菌棒费用由种植户与合作公司共同承担,待种植户首批菌棒获得实际收益后,再偿还合作公司提供的菌棒成本。同时,种植户可以向银行申请3年期5万元的担保贷款,进一步减轻承包初期的成本压力。
就这样,2019年8月,郑修秀成为卯家湾首批承包香菇大棚的一员。
“马上就要长第五茬。”郑修秀指着菌棒上刚露头的小香菇说。郑修秀家的香菇大棚已经收了四茬香菇,共9500斤,合作公司以每斤4元的价格收购。除去初期成本,郑修秀半年赚了近2万元。
“鲁甸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菌菇。”技术员张学军介绍,这里海拔近2000米,在温度、湿度、光照时间等方面都能为香菇生长提供优质环境。
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卯家湾食用菌生产加工项目建设4.9万平方米加工厂房,以苹果树、核桃树等木屑为原材料,就地取材生产香菇菌棒。对于不再生菇的菌棒,种植户既可以自行回收,用作生物肥料,也能卖给合作公司,作为生物颗粒的原材料。
在首批种植户示范下,卯家湾已有395户搬迁户承租香菇大棚。
香菇一茬一茬地收,搬迁户扎在新家园的根一天比一天深。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