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3月15日电 题:唐光友:穷尽一生报党恩
新华社记者贾启龙、黎云
2月23日,94岁的湖北省咸宁军分区原副司令员唐光友走完人生路。
打着补丁的被子,用了20年的老花镜腿被布条“五花大绑”着,家里饭桌的“年龄”将近60岁……这位有着71年党龄的老军人穷尽一生报党恩,累计240多次捐出了110万元的家底,用平凡而光辉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性光辉。
为党倾尽所有家底
春节后,唐光友病情持续加重,一直处于半昏迷半清醒状态。
2月16日晚,唐光友刚一清醒,就叮嘱家人把准备好的捐款拿到干休所。第二天,咸宁干休所政治协理员李磊将11800元捐款转账截图打开,递到唐光友的面前,并轻声告诉他“您的捐款已经成功了”。这时,唐光友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笑容。
7天后,唐光友安详地走了,却留下了一份特别档案,里面记载着他的捐款情况:
2008年汶川地震,他捐款3000元,交特殊党费3000元;
2012年,交特殊党费10万元;
2017年,捐款10万元,同时出资30万元成立“唐光友关爱救助基金”,帮助孤寡老人和困难儿童;
2018年10月,捐款10万元;
2019年国庆,捐款30万元……
“目前,我们掌握的唐老捐款数累计有110多万元,他有时匿名捐给个人或学校、福利院的款项,都是事后受赠方找上门来我们才知道的。”李磊说。
两个月前,唐光友住进中部战区总医院。1月9日,病情略有好转,他就迫不及待地出了院。
春节过后,唐光友多次出现器官衰竭,但他坚决不去医院:“不能浪费一线的医疗资源,要把床位留给更需要的人。”
2月23日晚,唐光友在家中溘然长逝。
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党的温暖
唐光友家的阳台上,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从10年前搬到这里开始,这面国旗常常伴随着嘹亮的军号,迎着朝阳冉冉升起。
春节期间,重病缠身的唐光友想再升一次国旗。那天,阳台上的风很大,妻子梁宏玉怕他着凉,不让他去。唐光友满眼是泪:“我已经不能再为党贡献力量了,只有看着国旗,心里才安宁。”
1926年,唐光友出生于丹江口市一户佃农家庭。家中9口人,父亲和两个哥哥惨遭兵匪杀害,母亲带着他们在生死线上苦熬,受尽人间苦难。1948年,他参加解放军,从此获得新生。
襄阳发生水灾,他冲进咆哮的洪水抢救群众;生产队仓库失火,他带头冲进火海……从襄阳到郧阳,从阳新到咸宁,工作多次调动的唐光友,走一路好事做一路。
每到一地,他都把驻地五保老人当亲人照顾,几十年来,先后资助过近百户贫困群众,为7位孤寡老人养老送终。
一次,唐光友了解到福利院老人被子破损,就拉着一大车印花被子来了,30多位老人一人一床。后来,大家才知道唐光友家的被子,都还打着补丁……
唐光友病休后,担心自己时日不多,就暗下决心:有一分光发一分热,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党的温暖。
他和老干部发起成立“关心教育下一代委员会”,先后担任市实验小学、温泉中学等8所中小学校外辅导员,作革命传统报告数百场;
他带领十几个学雷锋小组,长期利用节假日无私奉献,上街打扫卫生,到车站义务值勤,为灾区人民和残疾人募捐;
他不顾年高体弱、山高路远,乘车来到100多公里外的通山县库区慈口小学,为10名特困学生送去助学金……
一次,唐光友资助的3名贫困生都考上重点大学,他们和父母专程赶到咸宁报喜。看到唐光友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看到家里连一件像样的电器也没有,他们都落泪了。
不给党添一点麻烦
1985年,唐光友被确诊为食道癌。他担心自己的身体影响工作,决定提前从军分区副司令员岗位上退下来。当时,有人就劝他:“在职和不在职差别大得很,孩子还没就业呢!”
唐光友说:“我身体不好,不退下来会影响工作,子女的前途要靠他们自己。”
因子女们都不在身边,湖北省军区准备让唐光友到武汉休养,把女儿调到他身边。他谢绝了:“不能因为我是模范就搞特殊。武汉不进,女儿不调。”
生前,他还给家人约法三章:私事不准用公家车,用药不准超标准,生活上不准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唐光友在物质生活上,把自己压榨到最低点:窄小的床,磨光了漆面的木头裸露在外面;饭桌是半个世纪前他用单位分的一棵桦树自己打造的……
唐光友夏天穿自己用旧布条编织的草鞋。衣服破了再补,补了再穿,一件老式军装他穿了12年。床上盖的,身上穿的,都是清一色的“军用品”。
多年来,唐光友一直热心公益。他的工资,除去家里开支外,全部捐献了。
唐光友患病后,医生断定他活不过3年,但他用意志和癌症斗争了35年。
2013年,唐光友提出申请,并在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上签字,成为咸宁最年长捐遗志愿者。他说:“我这一生,是党和人民给的。活着,为党和人民作贡献;死了,就把遗体献给医学事业。”
逝后,按照唐光友生前遗愿,他的遗体当晚就捐给了咸宁市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