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3月17日电 题:停摆的塔吊动起来——探访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复工现场
新华社记者周科、吴燕婷
一挡起勾,二挡加三挡,四挡再加五挡,大臂右摆……迎着柔和的晨曦,47岁的塔吊司索工刘秀英开始一天的紧张作业。从老家四川南充返回深圳,她进行自我隔离14天后,重新回到项目工地。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刘秀英所在的城建大厦项目工地暂停施工已有月余。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项目承建方中建二局华南分公司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进项目复工,停摆的塔吊又转动起来。
记者看到,数十名工人戴着安全帽和口罩,奋战在各自岗位上。“目前,工地已实现满员开工,项目部储备了1万个口罩保障供应。”中建二局城建大厦项目常务副经理高信云说,该项目原计划正月初八开工,现在施工进度有所延迟,但总体能确保2022年底前完工。
城建大厦建成后,将成为深圳国企第一高楼和罗湖区新地标。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深圳,有建设工程项目2278项。截至目前,涉及城市运行、基本民生、重大活动等重点项目复工率超过97%。
记者走进位于深圳西北部的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工地看到,10多台挖掘机、汽车吊、塔吊正紧张有序开展作业,电焊工、钢筋工、架子工、木工、混泥土工等数百名工人点缀其中,蔚为壮观。
“我是2月底与几名工友一起自驾回到深圳的,听到工地上的机器轰鸣声,整个人都精神了。”在工地底板绑扎钢筋的28岁河南小伙陈圆圆说,“春节在家躺了个把月,现在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起床了,有活儿干才会感到心安。”
这个项目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核心引擎。记者看到,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设施两个科学装置及综合楼的基坑支护工程已经完工,综合研究院大楼、专家学者和青年公寓也在进行底板防水和结构施工。
“受疫情影响,项目开工推迟了20天时间,目前350名工人全部到岗。”中建三局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建造部负责人郑吉昌说,为实现2022年完工目标,该局从四川、湖南等地临时抽调100多人前来支援,并将每天施工时间延长了1个半小时。
对于项目工程来说,人员到位是基本前提,所需物料能否及时供应也很关键。郑吉昌告诉记者,项目部在春节前储备的防水、铝膜、盘扣架等材料只够维持半个月施工,目前他们已从福建紧急调集一批物料满足后续施工需要,希望上游生产厂家能尽快恢复产能。
轨道交通是重大民生工程,作为大湾区重要交通枢纽,赣深铁路11标福龙路特大桥施工现场,挖掘机、泵车、吊车、打桩机等数十台大型机械正在繁忙作业。为推进复工,该项目承建方中铁四局通过开具务工证明、办理通行证、协调解决交通出行等方式让760多名工人顺利返工。目前,深圳北站联络线、动车走行线、动车所等工程已全面复工。
经历一场重大疫情洗礼,大湾区再次涌动着建设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