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记者丁静)随着城市“复苏”,出行人流逐渐增加。23日周一早高峰,北京全路网交通指数上升至8.0(从0至10,数字越高越堵),达到严重拥堵级别。大城市通勤不能只靠私家车,为了确保复工复产后通勤秩序正常,北京多措并举营造安全的公共交通环境。
北京市交通委官方微博“交通北京”通报的情况显示,23日早高峰全路网平均车速一度只有每小时20.2公里。北京市民胡哲住在东三环双井桥附近,开车上班必须经过广渠路。23日上午8点半左右,他看到广渠路西向东方向的排队车辆绵延数百米,与之连接的三环主路拥堵情况更加严重。
“感觉开私家车上班能安全一些。”胡哲说,北京市尾号限行尚未恢复实施,最近开车上班的人确实很多。堵车虽然烦躁,但多少让人觉得城市恢复了疫情前的“正常”。
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超600万辆。此前,北京市实施“公交优先”“购车摇号”“尾号限行”“停车改革”等措施,希望降低私家车使用强度,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但疫情之下,人们还是更愿意选择私家车出行。
为了营造安全的公共交通环境,北京市要求地铁、公交测温进站乘车、全程佩戴口罩、强化防疫消毒、加强车辆通风、控制人流密度。
23日,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宣布,将从24日起在地铁昌平线、八通线试点“超强运行图”,通过增加车辆投放、多交路套跑等超常措施,精准、高效投放运力,最大程度降低高峰时段列车满载率。此前,地铁5号线天通苑站、昌平线沙河站开展了“预约进站”试点,乘客可在早晚高峰通过手机预约进站时段,预约成功后由专门的预约通道快速进站乘车,减少排队时间。
北京公交集团推出164条“定制公交”,乘客用手机填报出行需求,即可由系统智能匹配、开行线路。乘车流程也进一步“线上化”——线上购票、在线选座、扫码乘车,一个微信小程序即可搞定。
“这次疫情是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向个性化、定制化发展的一次机会。”负责研发“定制公交”的北京公交集团启迪出行有限公司总经理孟伟说,以乘客需求为导向,用技术实现撮合,将是城市公共交通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