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题:青春有你——献给青年“白衣战士”与“疾控卫士”
新华社记者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一批“85后”“90后”青年医务工作者与疾控工作人员奋不顾身加入抗疫大军。在那些坚守一线的时光里,他们救死扶伤,担当作为,谱写了一曲不负韶华的青春之歌。
“爱与责任铸就伟大胜利”——“尖刀连”中的青年战士
3月28日,在湖北荆门一线奋战了46天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生董良良和队员们离开战场。在送别的人群中,董良良突然看到一块熟悉的白板,瞬间激动不已。
“这是在新冠重症监护室病区里记录病人信息的白板,在隔离病房关舱时,我曾在上面写下‘爱与责任铸就伟大胜利’这几个字。”
作为湖北省荆门市的对口支援省份,2月12日起,浙江省先后派出170人的医疗和疾控队伍支援湖北荆门。其中,浙大邵逸夫医院12日组建的35人重症救治团队,是最早抵达的“先头部队”之一。
这支医疗队的每个人,就像是在刀尖上行走的勇士,在救治重症患者最前线冲锋陷阵。医疗队抵达后,迅速在荆门建立新冠重症监护室,把全市大部分危重症患者收治进来。董良良等几位“85后”医生也在这里奋力拼搏、成长历练。
尽管需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董良良并不觉得每人轮班进舱的4个小时难熬。“每次进去都觉得时间过得飞快,4个小时不够用。”董良良说,为了做好交接,他和很多同事都要工作近6小时后“超时”出舱。
危重症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因此治疗方案的商讨确定尤为重要。在这里,多学科、前后方医生组成的团队共同商讨着治疗方案,而进入隔离病房的医生就像是整个团队的“眼睛”,需要全面观察、了解患者动态信息。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董良良在隔离病房对患者仔细查体,评估患者血栓风险、呼吸参数、化验结果等等,第一时间传递信息,使治疗方案更加完善。
3月28日,援荆医疗队离开时,当地并肩奋战的战友们把董良良写上字的那块白板带了过来,高高举起,向临行队伍道别、致敬!
医疗队队员们,瞬间泪目。
“忙!忙!忙!”——“五朵金花”担起最重的担子
“忙!忙!忙!”
2月3日,刘欣敏在日记中记下进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后的第一个夜班:“下班时衣服已经全部湿透,嗓子也干得说不出话来。”
1月30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护士长刘欣敏,护士戴爽、吕雪、温馨、李婷婷奔赴武汉,两天后进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这5位平均年龄32岁的姑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五朵金花”。
金银潭医院是武汉最早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之一,危重症患者数量众多。虽为女将,“五朵金花”却肩负起最重的担子,啃起最硬的骨头。
一天晚上,一名危重症患者各项指标突然下降,生命垂危。心电监护、高流量吸氧、心肺复苏……值班的刘欣敏配合医生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抢救,而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却越来越低。面屏之下,刘欣敏的汗水和泪水早已混在一起。
“欣敏,9名患者正等待入院,你负责接收。”对讲机内呼叫声响起,刘欣敏努力调整好情绪,再次投入到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中。为保证新入院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能及时反馈给医生,刘欣敏用最快的速度逐一测量、记录,护目镜上早已雾气蒸腾……
3月中旬,陆续有医疗队完成支援任务撤离武汉,“五朵金花”再次请战,坚守金银潭医院。
从1月30日到4月6日,“五朵金花”在武汉坚守近70天。
“我铆足的一股劲儿还没有松懈”——“疾控卫士”撑起健康平安“防护伞”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活跃着一群与病毒较量的“疾控卫士”——从疫情研判、病毒检测,到流调追踪、环境消杀……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疾控工作人员的身影。
连续工作100余天,累计检测样本13000余份——一组数据见证着陈海龙和他的同事们在新冠病毒检测一线的坚守。
32岁的陈海龙是陕西省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检验科的工作人员,也是离新冠病毒最近的“病毒捕手”。他和科室的同事们承担着西安市待排查标本、疑似病例标本和密切接触者标本的检测任务。
“检测病毒犹如走钢丝,操作不慎就会有被感染的风险。”陈海龙说,尤其是核酸提取环节,痰标本要进行消化、震荡和高速离心,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气溶胶。
身着三级防护服,头戴正压头套,身上还背着沉重的正压呼吸器动力装置,全副武装的检测人员需要在不同的实验室来回穿梭,进行试剂准备、样本处理等操作。
每完成一批实验至少需要6个小时,这期间检测人员不能进食、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出来时已是疲惫不堪,大汗淋漓。陈海龙却早已习以为常:“样本检测就是与时间赛跑,早一分钟找到阳性感染者,就可能尽早减少传播。”
在疫情防控的战斗中,“疾控卫士”习惯了加班加点、随时待命。“这是一场持久战,我铆足的一股劲儿还没有松懈。”陈海龙说。(记者陈聪、黄筱、赵丹丹、蔺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