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 制图:蔡华伟
复工复产后,很多客运公司依然面临着空驶率高、成本倒挂的情况,“一趟车卖一张票也得出车。”据山西省交通厅发布的数据,今年1至3月,山西省累计完成营业性公路客运量0.12亿人,同比下降61.9%;1至3月,山西省累计完成营业性公路货运量1.07亿吨,同比下降44.30%。
实际上,随着交通方式、出行选择的多样化,汽运行业下行几年前便开始显现。
然而,山西汽运集团晋城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运营却很快走出了一个“V”字形,乘客人数在3月下旬快速回升。他们如何提前布局、迅速“回血”?记者进行了采访。
“公交化”转型,增强应对冲击能力
这得益于5年来“公交化”转型。
2016年,公司董事长李军社发现纯班线客运已不适合市场。怎么转型?研究了农村消费市场、精准扶贫等政策之后,公司认为“公交化”是最优解。
班线车和公交线路车,差别不小。“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服务距离的不同。公交线路车侧重于150公里半径的旅客运输。此外还有价格,公交线路车更具公共服务属性,注重薄利多销。”李军社说。
2017年,晋城市泽州县“一元公交”率先在该市开通,先期4个乡镇到每个行政村都通了站点。很快,泽州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对晋城汽运来说,闲置的长途班线车重新有了用武之地。
这项民生实事很快起了示范效应,周边阳城县、陵川县、高平市纷纷开通镇村公交线路。2018年底,在晋城市委市政府支持下,仅用了18天,晋城市到邻省的郑州、焦作城际公交开通,票价20元,相当于原先班线车价格的1/3。如今,这个原本以长途班线车为客运主业的运输公司,已形成了城际、城市、城乡、镇村、旅游的“公交化”格局。
转型效果很明显,公司下属的晋城东站客运站2019年日均游客量达1.1万人。复工复产后,晋城东站日均乘客也已回升至4000人。
他们还对长途班线车进行了供给侧改革。“现在有的是定制班线车,乘客可以提前在手机上预约,无需到车站买票乘车,而是根据预定时间在就近站点上车。”公司办公室主任崔炀介绍,应对疫情冲击,他们新购置的28台网约车也发挥了一定作用,“这些车全部是7座商务车,适应了私人安全出行的要求。”
汽车站,也是旅游、物流集散地
客运站、班线车、旅游车是客运公司的“三驾马车”。山西省汽运集团副总经理陈树海介绍,传统客运站的盈利模式,主要来自于车票的返点。“疫情前期,客流量严重不足,有的小客运站连开门的水电费成本都不够。”
进入晋城东站,乘客们在售票窗口前井然有序排着队。二楼是“晋城市特色农产品展销超市”和“晋城市特色美食平价餐厅”。一楼拐角,晋城旅游城市展厅正在紧张布置,这里近期将举行“智慧”车站旅游、快递开通仪式。
有了“公交化”带来的客流量,就有了更多发展空间。晋城东站负责人李永林拿出手机,点开了“大美太行晋城游”公号。这个已积攒了80万用户的平台,可以领取晋城市发放的住宿、餐饮消费券,也可以根据旅游目的地选择购票。后台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可以为接下来的动态调整班次提供依据。
今年一季度,旅游人数降幅明显,但晋城东站“多条腿走路”的办法发挥了作用。“有些行政村还没有快递网点,我们依托覆盖到村的公交体系,瞄准空白搭建了配送站。这样虽然乘坐人数减少,但是可以送快递包裹下乡进村。”李永林说。
快递业务成了该公司新的市场发力点。记者碰到了正在寄运药品的孙晋芳,她拿出10块钱给了揽收人。“我要把这药寄到高平老家村里,但是快递说去不了,我打听到这里能寄,就专门跑了过来。”
现在,晋城东站盈利能力稳定,四成收入不依靠“客票返点”,服务质量也在提升。陈树海介绍,他们将在全省110个客运汽车站推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模式。
货运客运融合,发展聚合平台
疫情防控初期,晋城市“蔬菜公交”火了一把。“一级响应的时候,社区封闭、出行不便,我们把停运的公交改造成‘移动超市’,直接开到小区门口。”该公司货运板块负责人刘建军说。
一个月后,“晋韵菜铺”上线,没人知道这家生鲜电商的运营团队来自于一家传统的汽运公司。“配送队伍都是自己的货车。”刘建军说,现在500台货车还承接了晋城范围内所有的中石化加油站非油配送业务。
“我们的货运板块,最多的时候2800多台车,基本都是挂靠模式。”李军社介绍,早年货运车辆基本以运煤为主,公司收取一定的管理费,“但这意味着和煤炭形势捆绑。”运煤公司和车辆多,竞争压力大,货运板块也面临着转型压力。
“和客运市场一样,货运的长途运输越来越难。我们瞄准了城市配送、非煤配送、短途转倒。”刘建军介绍,他们利用已经形成的公交优势,承揽了当地主要报刊的偏远地区投递业务;小货车瞄准同城业务;大货车同样在供给端发力,渐渐转向曾经“瞧不上”的“蚊子肉”:煤矿和洗煤厂、煤矿和火车站的短途运输。
其实,他们已经有了更大的布局:打造电商小镇、快递物流园区等。数十家物流、仓储企业,本地20多家电商、科技公司入驻其中。货运板块和客运板块融合,发展聚合平台。
“应对疫情锻炼出来的抗风险能力,坚定了我们的转型信心。”李军社说。(记者 乔栋)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