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各地多措并举提高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新华社记者 刘夏村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部署各地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全国各地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努力提升民众防灾自救互救能力。
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黄明表示,要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切实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是其中一个缩影。在各级灾害信息员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全国累计接收自然灾害灾情8.2万条,较近5年均值增加23.4%,灾情报送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为应急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5月6日下午,湖北省英山县金家铺镇龙潭河村发生小型岩质滑坡。由于灾害监测人员及时告知村委会及滑坡周边居民其危险性,并组织群众撤离避让,所以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建立健全基层应急指挥体系,是增强基层政府应急能力的有效手段。浙江省庆元县自然灾害多发,为此,当地整合了政府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公安110指挥中心等十个平台,形成了集应急指挥、治安防控、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灾害预警、信息研判为一体的综合应急指挥平台。
提升民众防灾自救互救能力
“上医治未病”,防灾减灾救灾,关键是坚持源头预防,其中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尤为重要。对此,四川省成都市运用“旅游文化+防灾减灾”的理念,打造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减灾文化产品,包括成都减灾文化旅游导览图、减灾文化墙、减灾文化亭、减灾文化大院等,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科学防灾减灾意识。
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第一时间处置以有效减少生命损失,是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山东省青岛市在市民中积极开展“第一响应人”培训,通过理论授课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就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火灾逃生、地震避险与逃生等应急救护知识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证书。到2019年底,青岛市已累计有8万人参加“第一响应人”培训,有效提高了应急救护知识在群众中的普及率。
专家建议: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是重点
据悉,全国应急管理系统依托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按照“控制数量、提升质量、动态管理、激励支持”的原则,命名2019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976个,示范效果进一步提升。
多位专家认为,提升社区、县级综合减灾水平,是当下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教授杨赛霓表示,目前在我国,社区等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区域差异较大,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对此,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弘扬防灾减灾文化;二是在基层应急能力方面,不仅要加强监测预警、基础设施设防、物资保障、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也要关注基层人员的应急能力培训;三是促进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多元参与,鼓励科研人员、社会力量、保险行业等积极参与。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