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深谷养蜂人
2020-05-18 12:09:28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长沙5月18日电 题:深谷养蜂人

  新华社记者刘紫凌、刘良恒、刘芳洲

  立夏过后,湘东群山青翠欲滴,漫山的油桐花洁白素雅。

  顺着潺潺溪水溯流而上,几乎快到山谷最深处时,就是汪炳生养蜂的地方。见记者走上坡,汪炳生迎了过来。在他身后是一栋年代久远的土楼,房前屋后摆放着不少蜂箱,蜜蜂在林间飞来飞去。

  45岁的汪炳生,是湖南浏阳市大围山镇同幸村黄泥塘组人。春夏这两季,大山里各种花都开了,正是蜜蜂采蜜的好时候。汪炳生夫妇就住在山里养蜂,和70多岁的父母一起守着这栋老房子,他们20岁的儿子住在10公里外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房里。

  生在大山,长在大山,当地村民大多靠着大山讨生活。“我们家世代养蜂,但以前一直没搞出名堂,规模不大,产量不高,赚不到什么钱。”汪炳生说。

  汪炳生夫妇都体弱多病,不能外出务工,不能做重体力活,2014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同幸村党支部书记赵自明告诉记者,村里人口虽不多,但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12%。大山阻隔,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村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村里进出一条路,路面“稀巴烂”,外面的人不愿来,村民也饱受“出行难”困扰。

  “年轻人不愿回村里,有门路的人都搬走了。我这个做村支书的,做梦都想把路修好,把村里发展好。”赵自明说。

  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后,同幸村迎来了一群山外“远亲”。在长沙市委办公厅、市工信局、市交通集团等单位帮扶下,村里先后完成道路硬化改造和桥梁加固,还在特色养殖上做起了“产业文章”。

  “我还是继续养蜂,这几年,每年都能得到4000元产业扶贫资金。”汪炳生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里的帮助下,他的养蜂规模不断扩大,从父亲当初交给他的几箱已增长到150多箱。

  路修好了,人进得来,货也出得去了。同幸村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还引来了不少游客,也带动了村里的特色农产品销售。汪炳生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人2017年脱贫,去年收了2000多斤蜂蜜,都销售一空,除去成本,赚了3万多块钱。

  干部和贫困户“结对认亲”,也给村民销售山货带来不少帮助。“长沙市交通集团联系我家的扶贫干部帮我销售蜂蜜,蜂业公司会按时来收购,不愁销。”汪炳生说。

  大围山镇党委书记黄珍敏说,大围山有汪炳生这样的养蜂人家800多户,去年蜂蜜产量超过50万斤。为避免出现“卖蜜难”问题,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培育了蜜蜂哥哥、锦寿堂等本土蜂蜜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提高质量,开拓市场,对村民的蜂蜜实行保底价收购。

  赵自明对记者说,近几年还扶持村民散养牛、羊、鸡。村里总共有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剩下10户还没“摘帽”,但今年脱贫肯定没问题。

  告别汪炳生时,记者问起他今后的打算。“除了这150多箱蜜蜂,还想把扶贫干部送来的两只黑山羊养好,今后越养越多。”他说。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重庆高校大学生有序返校
重庆高校大学生有序返校
鸟瞰珠峰
鸟瞰珠峰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壮美景色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壮美景色
中国国家图书馆恢复开放
中国国家图书馆恢复开放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691125999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