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5月18日电 题:用脚步丈量大凉山的脱贫路——全国人大代表吉克石乌采访手记
新华社记者吴光于、吴晓颖
清晨6点起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庆恒村党支部书记吉克石乌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快到下午2点才吃午饭,夜里10点到家,又忙着整理入户走访的资料。
从村容村貌整治,到过境高速公路土地协调,再到安全住房建设、养牛合作社发展、彝绣合作社培训……她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多线程”的工作状态,偶尔得空才能和记者聊上几句。
在别人眼里,吉克石乌是一个突破了很多传统观念的“女汉子”,能挑起很多男人都觉得重的担子。
她平日开着一辆皮卡车,记者也总是搭乘这辆车随她去往各个采访点。2015年到现在,这辆皮卡车已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了快14万公里。车里拉过家里酒厂的酒,拉过乡亲们的核桃、花椒、牛、羊、肥猪……
近几年,庆恒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全村有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房子整洁漂亮,通村路进行了硬化,有了幼教点,4G网络也通了。2018年,村里摘掉了“贫困帽”。
而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吉克石乌操心的不仅仅是自己村里的发展。
去年,她提交了一份为贫困地区修建通组(社)路提供补贴的建议。“几乎每天都在村里跑,感受太深了。”她说,“光是我们昭觉县就有836个社,我去过绝大多数。通社路是脱贫的‘最后一公里’,光靠群众修不起来,作为人大代表应该把大伙的期盼反映上去。”她说。
庆恒村村委会只有一个旱厕,最近天气炎热,苍蝇多了起来。记者刚走进去就退了出来,这被细心的吉克石乌看在了眼里。其实,农村卫生环境一直是她关注的问题。
“我在走访中发现,很多村没有垃圾堆放点,垃圾只能直接焚烧,对空气污染很大。污水处理也成问题,污水直接流到地上甚至公路上,很多农村没有化粪池,家里用的都是旱厕。我正在琢磨一份建议,希望国家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力度。环境搞好了才有美丽乡村,才能绿色发展。”她说。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