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6月1日电(记者许晓青 孙丽萍)文学界和科普界1日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送别著名作家叶永烈。
叶永烈生于1940年,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起,叶永烈逐步转入纪实文学和长篇小说创作。1987年至2000年,叶永烈担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2020年5月15日,叶永烈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0岁。叶老驾鹤的消息令文学界和科普界悲痛不已。
改革开放初期,叶永烈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影响了几代青少年读者。他为人们的想象力“打开一扇窗”,不少读者受到启发,后来走上文学或科普工作岗位。与叶永烈相熟的作家、编辑、记者、科普工作者以及读者等近200人参加悼念活动。
在一面由绿色植物组成的纪念墙前,前来送行的人们将对叶老的无尽思念写在一枚枚小书签上,悬挂起来,寄托哀思。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付昌义写道:“人间再无小灵通,若遇难题该问谁?”
叶永烈长子叶舟说,即使在最艰难的岁月,父亲从未放弃对写作事业的追求。家人回忆,20世纪80年代初,叶永烈还蜗居在上海一间十多平方米的陋室里写作,三伏天热得他有时上身只穿汗背心。生怕自己的汗水滴在稿纸上,他用毛巾裹住手臂,才能坚持写作。
2017年出版的《叶永烈科普全集》共28卷,1400多万字,加上他后半生致力的纪实文学等创作,叶永烈共留下超过3500万字的各类作品。他的作品还被翻译成英语、俄语、日语等十多种文字。
叶永烈生前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就在于未来这一代。应该让孩子们从小喜欢科学、热爱科学,让孩子们从小就富有幻想。”
在追悼仪式上,每位到场送别者均收到一条红领巾,以示纪念。这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的标志,也是叶永烈生前通过写作关爱青少年成长的一个象征。一些读者在网上留言,叶老虽然走了,但他留下的作品就像一粒粒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