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结束了。退出视频会议时,考生王鑫(化名)感慨,长时间的“鏖战”终于画上了句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研究生复试时间较往年推迟了一个月左右,而且形式也大为不同。4月中旬,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指出复试“可采取现场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异地现场复试以及委托其他高校复试等方式”。
多样化的复试方式,给了高校更大的自主权。有专家指出,通常说,招到合适的学生办学就成功了一半,能否有效抓住和利用这个招人机会,完全取决于每所高校自己。
虚拟考场审核一样严格
王鑫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报考的是某校园林设计专业。今年该校研究生复试取消了笔试,取而代之的是材料审核,考生需要准备作品集、个人陈述和研究计划等。也就是说,本科期间的积累和对未来的规划,成为复试考核的重点之一。
相比现场复试,云复试有其独到之处——不用跟主考官面对面。隔着屏幕,大家身处不同空间,压迫感少了。
李俊(化名)报考的是北京大学法学院,近日,他参加了线上复试。
他向科技日报记者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云复试流程: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房间,准备两台带有摄像功能的设备,戴好耳机、麦克风,调试好网络……然后按照一般面试环节,进入虚拟考场,抽选题目,开始作答……“为了缓解紧张,我没看屏幕中各位老师的表情,就专注答题。”他坦言。
为保证线上复试的公平性,考研云复试一般都对机位提出了要求。比如需要双机位,正面第一机位必须露出考生的双手,侧面二机位需要拍摄到考生侧面全身。考生必须签订诚信协议书。进入考场前,工作人员也会通过摄像头确认考生身份证、学生证、准考证等一系列证件,保证“人证合一”。
“这也打消了我们考生对于远程复试公平性的顾虑,确实很严格。”李俊感慨。
用多样化方式实现选人目的
身为考研大军中的幸运儿,王文(化名)已经“上岸”,她要就读的,是北京大学新闻学院的新媒体专业。本就对技术感兴趣的她,觉得既然身处科技时代,就该拥抱新技术,顺应新趋势。
她注意到,之前网上也有声音,说既然无法线下复试,不如干脆取消复试,按照考研初试成绩排名录取。“我当时就认为,复试绝对不可能取消。我们是新媒体学院,本身注重的就是技术。如果因为不相信技术就取消复试,岂不是‘自己不相信自己’?”王文说。
其实,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招生单位就各显神通,采取了多样化复试方式。有的高校电话免提复试;有的高校寄送问卷复试;也有的高校采用网络复试,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撰写论文……如今,网络更为便捷,更没有理由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放弃线上复试。
王文认为,研究生复试可以更好地考察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如表达能力、抗压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远程考核,确实有可能让心存侥幸的考生有可乘之机,但只要高校组织得当,愿意花心思设计流程,也能够将外界影响因素降到最低。
与本科不同,研究生更注重对于知识的研究,然而考生从事研究的基本素养和创新精神,并不太容易在笔试中体现出来。正如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所说,在笔试基础上的复试,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考生,也能够帮助学校选拔出符合本校教育理念和人才选拔理念、学科领域特色以及导师研究特色的学生。
此前,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也指出,“强化复试”成为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主要改革方向。他认为,硕士生的选拔方法应更灵活、更有特色,针对不同的生源群体,坚持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实现人才选拔目的。为此,可以更为大胆地探索多种可能性,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改革。
自主权给到高校,高校也要能拿得住、用得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今年研究生招生复试的改变是整体教育管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具体举措之一,但也有可能成为未来管理体制改革的转折点。“对那些有充分准备的高校而言,复试的转变,就是拉开了更好发展新窗口的‘窗帘’”。(记者 张盖伦)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