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甘肃东乡:一台好戏盘活非遗记忆
2020-06-13 16:31:49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兰州6月13日电(记者黄泽民、张睿)“驻村干部”正向“农户”询问绣花收入,碰巧遇上赏杏花的“游客”。“农户”端茶热情招待,“游客”闲坐在毛毡上,却意外打碎盖碗,于是求助做修补生意的“钉匠”……

  一台好戏12日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博物馆门前广场上演。短短10分钟的情景剧,密集展示了擀毡技艺、东乡语、钉匠工艺、刺绣、盖碗茶等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东乡县博物馆馆长马兰花告诉记者,这出戏由博物馆员工自编自导自演,旨在弘扬、传承非遗文化。绝大部分演员是东乡族人。为了让情节融汇更多非遗元素,并且贴近现实,剧本历经数次讨论、修改。

  马兰花说,创作灵感全部来自生活。例如,游客参观时往往认不出东乡族毛毡,因此剧中专门有介绍。游客品茶时打碎盖碗的事也偶有发生。甚至“驻村干部”的扮演者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是一名驻村工作队队长,“台词都是日常讲的话,顺口就来”。

  东乡县是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县,拥有众多非遗项目,其中擀毡技艺和传统民间故事《米拉尕黑》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东乡族口头文学与语言和钉匠工艺为省级项目。

  马兰花说,由于当地民居装修选材变化和大规模机器生产替代,擀毡技艺的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毛毡家家都有,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非遗。”

  为此,东乡县博物馆通过连台“好戏”弘扬当地传统文化。2018年以来,博物馆先后到全县15个乡镇的45个村开展了92次“流动博物馆”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的活动,参加人数达8.7万余人,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

  “我们的目标是走遍全县所有村,把非遗文化留下来、传出去。”马兰花说,流动展览进校园的时候,她发现有的孩子记了一页又一页的笔记,非常喜欢非遗文化,教室后排还挤了七八个老师也在认真听讲,课后他们特地问讲解员要了电子课件。博物馆还制作了非遗主题年历发放给群众。

  “文化遗产支撑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非遗一方面要抢救、保护,一方面要弘扬。传承人毕竟是少数,所以依托非遗创造出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作品,让更多青少年知道,这很值得鼓励。”西北民族大学退休教授马自祥说。

  下一步,马兰花希望专业导演来执导这部情景剧,再让它走进乡村、走近群众。“我们特有的民族文化肯定是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她说。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北京消费季 繁荣“夜经济”
北京消费季 繁荣“夜经济”
芒种时节麦收忙
芒种时节麦收忙
探秘徽墨传统制作工艺
探秘徽墨传统制作工艺
四川荥经:修复茶马古道
四川荥经:修复茶马古道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61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