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大漠阻隔,植下千里防护绿道,塔里木沙漠公路——
一路通南北 大漠生绿荫
核心阅读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有一条建在流动沙漠上的长距离等级公路。
修路,改善了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出行条件;护路,又在沙漠建起了绿色防护带。植被为塔里木兔、老鼠、狐狸等动物提供了生存环境,老鹰也多了起来。这条公路,让茫茫沙海不再苍凉。
塔克拉玛干,中国最大的沙漠。仲夏季节,骄阳似火,万里无云。汽车由北向南进入大漠,满眼黄沙漫漫。没过多久,蓦然发现公路两边竟然郁郁葱葱,让人有些惊讶。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在天山、昆仑山之间,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资料显示,由于多风,这里的沙丘每年移动约20米。
“这条沙漠公路开通20多年了,路况和刚修好时差不多,质量没说的。你看,两边绿化带太好了,不光是风景好,防沙固沙作用也很大。”司机张师傅说:“这条路意义太重大了。”
张师傅说的,就是南北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又被称为塔里木沙漠公路。
在流动沙漠上筑起长距离等级公路
这条穿越沙漠的公路,给塔克拉玛干带来了什么变化?
和田地区的民丰县,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正中,往南是巍巍昆仑,向北是茫茫大漠。过去,民丰群众去乌鲁木齐,要沿315国道向西绕行,路程2200多公里,费时费力。
1990年3月,一支由32名沙漠、水文、工程专家组成的沙漠公路选线科学勘探队伍来到这里。当时,正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肆虐的季节。漫天飞舞的沙粒整天扑打在脸上、手臂上,无孔不入的细沙钻进眼睛、嘴巴、耳朵和鼻子……他们行程341公里,测点3800个,分析沙土样110个,终于完成了线路勘探和科学考察任务。1991年10月,该公路的工程技术研究,被正式列入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在流动沙漠上筑路,谈何容易?180余名科研人员进行了4405次室内试验和2361次现场试验,采集了48万多个观测数据,绘制了458份图表。其中,许多攻关成果还填补了沙漠公路工程技术、资源环境研究的空白。
经过反复试验,专家们创造了“强基薄面”施工工艺——在沙漠中先推出路基形状,再用纺织布包裹固定,然后振动压实,这种路基的抗压强度超过了普通路基。
塔里木沙漠公路于1993年3月正式动工,1995年9月15日竣工,全长522公里,成为世界上第一条建筑在流动沙漠上的长距离等级公路。
公路修通后,民丰到乌鲁木齐的路程缩短了1000多公里,且末、若羌等县到乌鲁木齐等地也便捷了很多,这对南疆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也奏响了生态建设的绿色奏鸣曲。
大漠腹地建起400多公里绿色防护带
修路难,护路更难,特别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一刮,经常会把路埋掉。所以,采取怎样的固沙方式是个难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徐新文全程参与了沙漠公路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
如何做到永久防护,长期保证公路畅通?专家们大胆提出建设沙漠公路生态防护林工程的设想。
1994年,科技人员开始防沙绿化先导试验,成功找到就地利用高矿化度地下水造林绿化的途径。1999年完成6.3公里生物防沙试验工程。2001年又建成30.8公里防护林生态示范工程。10多年间,科研人员在西北地区耐干旱、耐盐碱的173种植物中,筛选出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存活的88种栽种于沙漠绿化试验区,抽取沙漠地下咸水进行灌溉,保证了苗木正常生长,为最终实现沙漠公路的全线绿化奠定了基础。
2003年,总投资2.2亿元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于2005年完成,长度436公里,宽为72米到78米。绿化工人在公路沿线打了114口机井,铺设供水管线2.2万公里,栽植苗木2万余株,苗木成活率达80%以上。
徐新文告诉记者,防护林生态工程全线采用管道供水技术,实行就地采水、分散供水、滴水灌溉。年耗水总量不超过600万立方米,每公顷用水量不超过2000立方米。公路沿线地下水基础储量有16.29亿立方米,年补给量在9000万立方米上下,不会因抽取地下水引起沙漠地区生态的恶化。
养护植被、种植试验,沙漠深处建起了植物园
“植被长起来了, 过去这里比较少见的塔里木兔变得越来越多。老鼠、狐狸出现了,老鹰等各种各样的鸟也来了。”徐新文说。
防护林建好了,一些人陆陆续续回到了都市,但仍有一些人选择继续留在沙漠。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常青便是其中之一。
1991年,常青和同事们南下沙漠边缘的肖塘(现尉犁县肖塘地区管委会),为生物防护筛选、培育植物。1994年,她回到沙漠里进一步开展试验研究,“住地窝子、喝苦咸水,实验室也在地窝子里。”如今,占地300亩的沙漠植物园满眼绿色。植物园建于2002年,主要目的是服务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种植试验、物种筛选等工作大多在这里进行。
行走在沙漠公路旁,只见苗木成林,密密匝匝,沙拐枣花开得正艳。一只塔里木兔跃过,让人一惊。不远处立着一块标牌,上面写着: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记者 韩立群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