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沈阳6月24日电(记者赵洪南)沈阳故宫博物馆馆藏的一幅271年前的“午瑞图”,记录着古人画蟾蜍祛病除毒过端午。
这幅由清代方士庶创作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的《端午即景图轴》,画艾草高枝两株,挺拔健壮,浓叶繁茂;一条弯曲的红蛇由枝叶间自上盘下,蛇首前伸,口吐长芯;其下为一壮硕的蟾蜍,昂首仰望,双睛圆睁;空中为两只飞旋起舞的毒蜂,翅膀轻薄透明,活灵活现。
图左上侧行楷书自题款:“己巳端午,小师老人写于锡福堂”,下钤“方士庶印”白文方印,图右下角钤“偶然拾得”白文小墨印。
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说,这幅画作笔法工细精巧,色泽柔淡雅致,墨色多变生动。整幅画面以端午节令民间常用的艾草和毒虫为对象,以示祛病除毒,给人以消毒愉悦之感。
“端午题材的绘画虽然在中国绘画史上只是边缘科目的小众,但因其囊括了花卉、山水和人物等画科,一直以来成为不同时期、不同画家追逐的对象。”李声能说,作为民间信仰与文人崇拜相融合的产物,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史、民俗学、绘画嬗变、时代变迁等诸多元素,已经超越绘画本身,价值不可小觑。
动物题材的加入是清中期“午瑞图”的创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蟾蜍的形象。在明代有“五毒吉服”的记载,“五毒”为端午常备之物。蟾蜍作为五毒之一,性辛、凉,可治疗小儿劳瘦疳病、狂犬伤毒等,故成了“午瑞图”的表现对象。
这幅画面中还绘有艾草,也是端午节祥瑞之植物。端午悬艾、菖蒲叶于门,饮雄黄、菖蒲酒可解毒。艾草在清中晚期“午瑞图”中大量出现,被称为“午瑞图”的标志性题材之一。
李声能说,在清代,因“午瑞图”具有祥瑞寓意,不仅江南地区文人画家进行创作,北方宫廷画家也参与到创作中,表现形式也更加轻松自由,更加贴近人民的日常生活。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