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90后”长大了
2020-06-29 07:39:31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从被质疑到有担当有作为—— “90后”长大了

  今年,出生于1990年的第一批“90后”,迈入了人生的30岁。俗话说,三十而立,人生将迎来新的阶段。“90后”曾经被贴上一些负面标签:“独生子女”“自私自利”“垮掉的一代”……社会上总有一种担心:“90后”能不能撑起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能不能成为社会的顶梁柱?

  近年来,随着“90后”逐渐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断努力,社会上对“90后”的看法在悄然改变。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给了“90后”证明自己的机会。在国家有难、人民有需要的时候,“90后”勇敢地站了出来,医生、护士、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90后”冲在抗疫一线,在全社会掀起一股“青春风暴”。这些已经或者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90后”,真的长大了!

  “我们需要一个舞台”

  在小杨的记忆里,经常会被父母或者长辈这样批评:“你们真是受不了一点苦!”“你们没有兄弟姐妹,一点都不会体谅别人,只想着自己。”“就喜欢搞怪,一点都不随大流”……

  小杨生活在北京,是一名“90后”,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小时候,每每听到这些批评,小杨就很疑惑:身边的小伙伴都是这样,为什么也要受到批评?好像我们在上一代人眼中“一无是处”。

  小杨面临的问题,其实是“90后”这一代人共同面临的问题:标签化。

  “对一代青年人的评价,大多来自上一代人。”北京大学研究员靳戈表示,上一代人在审视新一代的时候,难免套上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如果觉得差异感较强,就会产生“难以理解”的观点,进而演变为标签化甚至负面的评价。

  这其实解答了小杨心中的疑惑。这种代际之间的差异其实有着更加深刻的社会因素。

  “物质生活条件改善是‘90后’标签化的首要原因。”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说,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普通家庭开始富裕起来,“90后”成长中的物质生活与“70后”“80后”甚至父辈、祖父辈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是媒介迭代造成文化体验的不同。“90后”被称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从记事开始,个人电脑逐渐普及,随后互联网加快发展起来。这个过程中,电视等其他媒介也在不断发展。相比父辈,“90后”的文化体验更加丰富。

  还有家庭结构的改变。“计划生育实施之后,中国社会结构变了,不再是过去的‘七大姑八大姨’式的中国式家族结构。”孙佳山表示,绝大部分“90后”都是独生子女,所面临的家庭结构已经与之前大不相同,没有兄弟姐妹,父母、祖父母的关注甚至溺爱等对孩子性格的养成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因此,像“温室里的花朵”“吃不了苦”“自私自利”等一些标签甚至负面评价慢慢地加在了“90后”身上。

  小杨小时候对这些批评时常会感到苦恼,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丰富,小杨也理解了,“这些标签都是社会变化的印迹,不以我们个人意志为转移。”

  “我的同学朋友,从事职业多种多样,却都勤恳、认真。”小杨相信,“90后”不会“一无是处”,“我们需要一个舞台,向所有人展示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的闪光点。”

  “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2003年非典时期,全世界守护‘90后’,2020年,换‘90后’守护这个世界!”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众多“90后”投身医院、社区、街头等抗疫一线,医护工作者、社区工作者、警察、志愿者中都有他们的身影,“90后”让全社会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

  华雨辰,湖北武汉的一名“90后”音乐教师,爱笑爱唱歌的她,在武汉遭逢疫情之后,毅然做了一名志愿者。

  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在高速路口等测体温、在方舱医院当播音员、不时地搬运物资……华雨辰“身兼数职”,小小的身躯迸发无穷力量。

  “不怕危险吗?”记者问华雨辰,她想了想,“怕!”紧接着说道:“我更怕的是在这个时候我什么都不做。”

  此次抗疫中,像华雨辰一样的“90后”开始崭露头角。在整个支援湖北医疗队中,“90后”“00后”等年轻人占比达到了1/3,为抗疫做出巨大贡献。

  他们可以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医疗队,他们可以半路从回家乡的动车上下来赶回医院,他们甚至要瞒着父母偷偷报名来到武汉……在武汉奋战的日子里,这些“90后”们不顾危险,厚厚的防护服、压得脸生疼的口罩都无法阻挡“90后”的赤子之心。

  武汉市中心医院护士长唐莎的一个朋友圈,引起了大家共鸣:“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跟死神抢人……”

  中央指导组相关负责人也在新闻发布会上为年轻人点赞:年轻的医生、护士,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责任、担当和价值,今天已然成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

  叶红菊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她讲述了自己在武汉的亲身经历:有一次,病房里来了一位70多岁的患者,老人患有脑梗,身体状况差,刚来时眼神里充满焦虑,频繁地按铃叫护士。

  叶红菊一点不嫌烦,每次都有叫必到、有求必应,还主动握着老人的手跟他说话,给他信心和力量。老人情绪逐渐缓和。有一次,叶红菊又拉着老人的手跟他说话,这时,老人费力地用左手拽起自己偏瘫的右手,双手抱在胸前晃动,叶红菊这才发现,原来老人是在向她作揖感谢,叶红菊眼泪顿时涌了出来。

  “被患者需要,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责任。我们不再是孩子了,我们肩上的责任很重。”叶红菊说,“人们都说三十而立,最大的‘90后’今年已经30岁了,三十而立,我们立住了!”

  “我觉得2020年可以说是‘90后’的‘成年礼’。”孙佳山表示,就像2008年的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让大家对“80后”看法改变一样,经过这场疫情,“90后”经受了考验,经历了风雨,会更趋成熟。

  “新时代的同行人”

  如今,“90后”越来越活跃,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乘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90后”开始影响和改变社会。

  马欢,微信公号“进击的阿秀”创始人。大学毕业之后,马欢和许多人一样选择进入一家事业单位开始朝九晚五的生活。但是,日复一日的工作让他感到迷茫:我的生活就要这样下去吗?

  答案是不。于是马欢选择了辞职,投身于互联网创业。经过几年努力,“进击的阿秀”有了25万粉丝,文章阅读量也在大幅增长,在自媒体中小有名气。

  马欢在自媒体创业中感受到快乐,实现了自我价值。“可能因为我们独生子女占大多数,所以我们很独立,不因循守旧。”马欢表示,“自媒体的发展,给了‘90后’话语权,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去表达自己。”

  华雨辰对此很赞同。“我觉得我们这一代,更爱思考,更爱折腾,更爱拼搏。”华雨辰说,经过这次疫情,她亲身感受到了“90后”的勇气和担当。

  孙佳山对“90后”的印象十分深刻,他从2014年开始教书,发现“90后”爱思考、想法独特、有着自己的判断,尤其是有更强的执行力。

  个性、独立、标新立异……这些曾经备受质疑的“90后”标签,伴随着“90后”进入社会,开始成为“90后”的闪光点。

  再把“90后”放入更大的国家和民族视野,放在更长的时间长河里去看,“90后”身上的责任更大。

  如果一个人生于1990年,那么等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等到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这个人将年满60岁。从出生到步入晚年,他将见证中国的腾飞,经历中国走向强大的所有事件,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绝大部分的‘90后’,都是新时代的同行人。新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挑战不仅是国家要面对的,也会具体到每一个人,尤其是正处在成长期的青年人身上。”靳戈说。

  靳戈表示,从“50后”到“60后”再到“70后”“80后”“90后”乃至“00后”,每一代人都是国家建设接力跑的运动员。“90后”成长在中国高速发展时期,他们的见识、能力等,已经不亚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因此,他们更加自信和开放,这是“90后”作为接棒人最显著的特点,也将历史性地影响中国社会。(记者 张一琪)

+1
【纠错】 责任编辑: 吴咏玲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盛装起舞 好戏连台
盛装起舞 好戏连台
青海:巧手绣香包 浓情迎端午
青海:巧手绣香包 浓情迎端午
朱鹮栖息地以秦岭为中心向东亚扩展
朱鹮栖息地以秦岭为中心向东亚扩展
夏日古镇风光美
夏日古镇风光美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17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