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6月29日电 题:“让社区各族同胞亲如一家”——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党委书记谢华娟架起各民族“连心桥”
新华社记者黄庆刚
为加强各民族居民沟通,她主动联系高校师生开展汉语培训;为推动社区居民就业,她邀请职校老师开展营销、烹饪等培训,推动建立少数民族创业街……“出了南宁火车站就去中华中路社区,有困难就找谢大姐帮忙。”在南宁务工的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同胞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谢大姐”是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党委书记谢华娟,她所在的中华中路社区位于南宁火车站附近,居住着汉、壮、回、维吾尔、苗、瑶等20个民族的群众,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有4000多人,约占社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谢华娟说,在中华中路社区,各民族居民和谐相处,亲如一家。每逢节日,身穿民族服饰的群众都会伴着音乐在社区载歌载舞。
“每年都有很多居民和我们一起过节,虽然远离家乡,但还是很热闹,大家就像一家人。”来自新疆和田的买吐送·玉送说,他在中华中路社区生活了20多年,社区举办的民族节日不仅让他感到家的温暖,还让他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拉近同社区其他居民的距离。
2004年,一群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同胞搬进中华中路社区,由于不会讲汉语,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面临困难。谢华娟了解到情况后,组织社区开展汉语培训,还同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开展“社校联盟”活动,把大学生志愿者引入双语培训课堂。“语言是少数民族同胞融入城市的第一道难关,只有通过交流我们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谢华娟说。
“刚来的时候听不懂汉语,经过近1年的学习,我的日常交流没问题了,现在我还学会了南宁本地方言,大家相处很和谐,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我很感谢谢大姐。”阿布地力艾孜孜·阿布都拉说,谢华娟对各族同胞一视同仁,大家的每句话她都放在心里,再小的事情都会处理好。
满族同胞景爱民因工作意外致残,谢华娟经常带社区工作人员探望慰问,帮助解决她的生活困难;壮族同胞黎振琴摔伤住院,谢华娟为她垫付医药费、买饭、买生活用品……
为了让少数民族群众留得住、有发展,2007年,谢华娟带头在社区创建“民族之家”平台,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服务,解决住房、技能培训和随迁子女入学等难题。2019年,社区在火车站附近建成少数民族创业街,圆了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开店的梦想。
“在谢大姐的帮助下,我有了自己的创业门店,现在主要卖新疆核桃、大枣、葡萄干等干货,疫情期间她还帮我申请减免房租。”买吐送·玉送说,如今他每月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一家五口已经定居南宁。
据了解,中华中路社区近年累计为20名少数民族困难群众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助力500多名少数民族同胞实现安居。社区还成立了党员服务队,帮扶社区困难群众,为2000余名少数民族同胞提供语言补习。
“我在这个社区工作16年了,希望给社区居民营造一个温暖的家,社区同胞亲如一家、安居乐业就是我的幸福。”谢华娟说。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