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青春的脚步,无悔的选择
2020-07-15 08:12:25 来源: 光明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青春的脚步,无悔的选择

  ——这群上海高校的毕业生选择扎根边疆基层

  7月9日,火车从上海虹桥站缓缓驶出,一路向西。22岁的湖北姑娘管婧懿挥挥手,告别了她热爱的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再过几天,她将行走在青藏高原,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一员。放弃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但我选择尊崇内心的意愿,去祖国的西部”。

  电话那头的管婧懿声音爽利:“让我毅然决定去西部的,是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名武汉人,我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我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医护人员的无私付出让我感动。我要去更需要帮助的地方,帮助更多的人,把我收到的爱奉献出去,让爱循环下去。”

  这届高校毕业生是特别的一代——面对疫情的深刻影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面对就业压力的严酷现实,挑战是艰巨的;他们又是谁都不能忽视的一代——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让他们经受磨炼、收获成长。他们年轻,视野开阔,充满活力,转折和变化促使他们更深刻地思考,化挑战为机遇,在更广阔的天地实现自身价值。

  这个夏天,有一群上海高校的毕业生,他们不约而同选择“孔雀西飞”,迈出人生的重要一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寄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走出校园,即将奔赴新的征程,他们下定决心——到边疆去,到基层去。

  如同一棵树,把根深深地扎进祖国的山川大地;如同一滴水,把人生完全融入祖国的大江大河。他们要用青春的脚步践行人生理想,用无悔的选择回应时代召唤。

  “孔雀西飞”,两位女博士的心中所爱

  “一棵大树俯身而卧的地方,正在长出一片森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希望自己能够为这片森林增添一份绿。”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高娇,这样说起自己的选择。

  捧回“挑战杯”能源化工组特等奖奖杯;先后发表10篇SCI论文,其中5篇为第一作者;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申请4项国家发明专利;摘得交大“学术之星”称号;被评为2020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专注和勤勉,让这位年轻的重庆姑娘有了傲人的资本。

  既不留在大城市上海,也没有回老家重庆,有待遇优渥的企业向她伸出橄榄枝,她都拒绝了。这位飒爽姑娘将热爱进行到底,选择去西部,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和化学研究所开启职业生涯,成为一名国防事业建设者。而这里,曾是“两弹一星”元勋于敏工作过的地方。高娇说:“青春与祖国同行,我虽然能力有限,但我愿意把青春奉献给西部,把智慧奉献给国防。”

  高娇的选择代表了一大批上海高校毕业生的志向——矢志报国,不负青春。

  “我一直相信,最幸福的事就是把爱好变成职业。很幸运,我正在这条道路上前行。”今年6月,完成在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9年学习与生活,作为2020届博士毕业生,李萌选择签约新疆石河子大学,回到西部踏上教学科研之旅。

  李萌是土生土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为家乡出一份力,一直是她的心愿。重温轰轰烈烈的“西迁”往事,更让她坚定了回乡的决心。读博期间的一些经历,也让李萌成为一名高校教师的职业道路逐步清晰。“在教育这片肥田沃土中,我会继续用热爱与担当,帮助更多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李萌希望更多学弟学妹在学有所成之时,能明确心中所爱、抓住时代机遇,将命运融入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大潮流,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这代人的精彩。

  “孔雀西飞”的故事主角还有很多。在华东师范大学,今年有690位毕业生选择赴西部就业。越来越多的青年一代愿意深入乡镇基层,心系家国,心怀热爱,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如火青春,有男儿的家国和边疆

  “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徐光鑫,很喜欢这句话。从上海来到新疆喀什叶城县工作快一年,每天吃住在办公楼。繁忙的工作之余,抬头看山川悠远,他觉得自己离这句话又近了一步。

  今年24岁的徐光鑫有着出色的履历:“挑战杯”竞赛上海市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铜奖、上海市金奖,长三角高校大学生调研大赛一等奖……这样优秀的成绩,足以让他留在上海发展,但他坚持自己的想法。

  出生于河南农村的徐光鑫,通过国家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被华东理工大学录取。对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他有切身感受:相对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来说,边疆地区更需要年轻力量和新鲜血液。“我经常思考,怎样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感谢于言,感激于心,感恩于行,也许就是最好的做法。我们在实践中历经长路,抵达的不是远方,而是内心最初的地方。”徐光鑫说。

  在他看来,选择边疆更能读懂祖国,融入群众更能汲取力量,扎根基层更能行稳致远。“将学术落实到实践,将志愿与人生事业相结合,通过自己的小小努力,为国家的繁荣稳定作出一点贡献,这就是我的人生理想。”今年战疫期间,他放弃休假坚守社区防控,做到人员摸排“一口清”,排忧解难暖人心,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可。

  在上海高校毕业生中,有一批志在四方的好男儿。占冠元,就读于同济大学王牌专业——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薪酬不菲的大好前程就在眼前。2017年,他自愿选择赴西藏自治区服务。很多人不理解他的选择,他说:“做出这个决定,并非一朝一夕,而是自然而然。”

  生长于安徽省怀宁县的一个小村庄,贫寒的家境让他格外懂得珍惜和感恩,也学会了自强不息。占冠元说:心中一直有服务社会的情怀,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工作实践,更让他坚定,应该集中有限的精力,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家国和边疆。

  奔赴基层,我们准备好了

  7月12日,27岁的云南姑娘杨婧帆正在为即将开始的基层培训作准备。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她,放弃出国读博,放弃留在上海的高薪工作,决定到祖国的大西南,以自己所学为家乡服务。“如果能够让别人的生活幸福度提升一点,我会觉得人生更有意义。选一个职业,干一辈子!”杨婧帆给自己打气。

  “奔赴基层,我准备好了!”同样优秀的2020届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硕士毕业生黄姝婷,选择回到家乡内蒙古,成了一名航天人。“每天能听到乡音很亲切,家乡也很需要大家学有所成回来贡献力量。我现在所做的事,被家乡所需要,被祖国所需要,还能陪在父母身边孝敬他们,这些给我带来的成就感和获得感,用物质是换不来的。”

  收获一段无悔的青春,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走出校门,各自的精彩正在展开。从湖南省双峰县的贫困小镇走出来,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求学,今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彭至鹤坚定投身祖国国防事业,他说:“在交大的学习,教会了我什么叫作责任。以前我总以为自己毕业后会进入企业追求高薪,而现在,我想说,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哪怕是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选择。”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华东理工大学2018届毕业生李凯,在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平凡的工作中蕴含着非凡的意义。我逐渐认识到,不是西藏需要我,而是我更需要西藏,这里让我找到太多自己缺失的东西。”李凯说,“在西藏工作的两年,让我更加认识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才是最正确和无悔的选择。”(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1
【纠错】 责任编辑: 尹世杰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夏日林周风光美
夏日林周风光美
铁岭:湿地荷花美
铁岭:湿地荷花美
盛装起舞 好戏连台
盛装起舞 好戏连台
青海:巧手绣香包 浓情迎端午
青海:巧手绣香包 浓情迎端午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66112623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