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7月23日电 题:大山里建起“火车站”——新南村的脱贫新鲜事
新华社记者刘高阳
“站台”上铁路交通信号灯闪烁,不时有游人驻足拍照,伏牛山余脉深山中的伊河支流边,一辆内燃机车头挂着两节绿皮车厢停靠在村头。
“早就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在这里拍照打卡,今天就带孩子来看看。”来自洛阳的游客谢冰说,“山里空气真是好。”
随着脱贫攻坚的步伐,没通过火车的河南省栾川县新南村在几年间建起了供游客游玩的“火车站”,建好了农家宾馆和餐厅,成了远近闻名的“铁路小镇”。从大山里搬下来的村民们不仅实现了脱贫,更有了稳定的收入,在绿水青山间捧起了乡村旅游“金饭碗”。
然而几年前,这里还是村民们眼中的一片乱石滩。新南村所在的栾川县物产丰富、风景秀丽,森林覆盖率达到82.4%,一些村民却守着自己的几亩地,不愿下山。
这一切随着“铁路”“火车”和扶贫干部的到来发生了巨变。
王延辉是国铁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机务段整备车间副主任,作为扶贫干部,一来到新南村,有过扶贫经验的他就相中了这里的绿水青山。“新南村山深地薄,搞种植,搞养殖都难有规模效应,但这里有山有水,植被茂盛,空气清新,发展乡村旅游再合适不过。”王延辉说。
“一沟一产业、一域一特色”,在沟谷交错的豫西山区,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沟域经济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下定了决心,王延辉就开始动员村民建农家宾馆。尽管有补贴和贷款,但一开始,村民们怕赔钱、怕背债、怕没有游客来,都不想建。
王延辉深知村民们的心态,他一边走景区、看规划、搞设计,试图用铁路元素为这个村子带来旅游特色,一边和自己所在的国铁郑州局集团对接,先把同事们的周末休闲游拉到新南村。
在王延辉的协调下,一车车旅游大巴不断来到新南村,游客们呼吸新鲜空气,品尝农家美食。国铁郑州局集团公司随后也为新南村村头铺上了旧钢轨,拉来了报废的火车头和车厢,建好了“站台”,铺上了柏油路……沉寂的大山开始“活”了起来。
看到乡村旅游希望的村民们行动起来,20户联排的农家宾馆很快完成了装修。“过穷日子过怕了,现在自己当老板,哪怕再累,也想干好。”49岁的村民乔玲在村里第一个开起农家宾馆、农家餐馆和副食店,2019年的最后几个月,她只靠一个人张罗忙活、招待客人,收入就有近5万元。
“今年哪怕受到疫情影响,从五月份到现在,我也有一万多元的收入了。”60岁的村民张留军边修整村头的鹅卵石装饰墙边告诉记者,“从去年到现在的收入看,我很有信心。”
如今的新南村正在为乡村旅游打更结实的“地基”。新成立的新南水岸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村民们开设的农家宾馆归口管理,统一经营、统一定价、统一培训。新南村还整合开发了水上乐园游艇、火车咖啡厅、新南餐厅等集体产业项目,延长游客游览时间,经营合力正在形成。
“我希望‘铁路小镇’能够持续发展下去,成为乡村旅游的精品、标杆。”王延辉说。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