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教育专业性,有的人将“专业”等同于学历,觉得教师学历越高专业性越强;有的人则认为,学历越高反而更容易眼高手低;还有人担忧,技术的进步会把“教书匠”逼入行业发展的死角。
居黄河之尾的山东东营,有这样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47岁的年纪、28年的教龄、20年校长履历,让他对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有了更深认知。多所学校的从教经历,让他沉淀出基于学科与教师的自课程理念,引领教师发现自己。他就是山东东营广饶县同和小学校长杨国营。
1
老师主动参与教学,是理想的学校样态
6月初的广饶县暑热渐酣。站在同和小学校门外,琅琅读书声随着微风传向耳畔。半月谈记者走进主教学楼,发现一张簇新的捐赠证书镶嵌在入口处。证书落款是当地红十字会,时间是2020年6月1日。
原来,该校“六一”儿童节当天,三、四、五年级全体师生组织实施了以班级义卖活动为主题的节日自课程,义卖活动所得全部款项捐献给了红十字会。
“把这张证书嵌在这里,是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从小知善、行善、扬善。”杨国营说,节日自课程是目前学校开展的自课程教育的一小部分。
据介绍,学校里每位教师都可根据自身所长、学科特点及教学安排,申请开设别具一格的自课程:有的语文老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每堂课拿出一部分时间组织学生轮流登台演讲;有的数学老师,授课时特意融入知名数学家故事,让数学有血有肉;还有的教师,设计拓展性实验自课程,把校园内外、乡土田野都当作学生的实验室……
杨国营告诉半月谈记者,自课程的理念形成于2014年,立足于两个“自”:即基于学科自身和教师自身;宗旨是发挥教师所长,让教师主动参与教学安排,促进教学相长。
杨国营与学生在机器人课上
“有用与有趣是自课程的两条原则。孩子能不能喜欢,是评议自课程有没有用的首要条件。”杨国营认为,自课程的作用在于让老师愿意发挥所长、投身其中,最终塑造出一种学生与教师、家庭与学校和谐互动的理想学校样态。
2
没有人才的学校,
教学器材再多也只能吃灰蒙尘
同和小学德育处主任许萍说,自己从教25年,时不时会陷入职业发展的平台期、瓶颈期。随着自课程理念的提出,自己重新发现钻研业务的新方向,更乐意挤出时间多读书、多充电。
如今,许萍所在的德育处立足本职工作,以“教育孩子最近的途径,就是先教育好家长自己”的理念,开发出“一年级入校自课程”:既包括一年级学生的入校课程,也包括一年级家长的入校课程。在开学当天,孩子与家长共同走进校园,借助学校平台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这种教师发自内心的改变,正是杨国营所期望的。
杨国营对半月谈记者说,学校有了教学人才,缺乏教具可以创造教具;反过来,没有人才的学校,教学器材只能吃灰蒙尘。
杨国营的感悟源于他的职业经历。2000年,27岁的杨国营成为全县最年轻的校长。他要接手的却是当地底子最薄的乡中心小学。杨国营仍然记得,当时学校购置圆珠笔都要写上一式三份的申请报告,由分管教育的副乡长、乡教育办领导签字许可。
不得已之下,杨国营与学校教务主任一有时间,就骑着摩托车到学校服务的4个村庄,找村党支部书记聊天,软磨硬泡希望“化缘”,但收效甚微。
“我把心思转到提高办学质量上,萌生了教师主体参与课程的理念。”杨国营说,“这个理念后来被列入省级规划课题研究中,也是今天的自课程的雏形。”
教师积极性调动起来后,这所农村薄弱学校随后在全乡教育中一枝独秀,并逐步吸收合并了乡里其他小学。优异的办学实绩,帮助学生获得优质教育,也让乡亲们有了更多支持教育的理由:开通校车、推广校园午餐水到渠成,办学经费再也不用操心。
3
教师治校,心无旁骛教书育人
杨国营一直认为,学校发展既需要业师、能师,更需要仁师。“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既在于充分掌握学科知识,也包括具备教学能力和技能。这样,老师的‘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他表示,目前对教师的培养已不再局限于教学,而是转向育人技能、技巧的提升。
入职不到一年的音乐教师王晓婷说,自己虽是师范毕业生,但转变为老师也非易事,现实的教学氛围让她一度对掌控课堂教学、了解学生学情处于茫然状态。“杨校长专门为培养我们年轻人开展青年教师成长自课程,我有了三尺讲台的领路人。”王晓婷说,自己拜老教师为师,师徒二人共同反复备课、磨课、上课,让自己成长不少,也增添了“青出于蓝”的信心。
校长的作为,可以改变学校的气质。这样的故事,杨国营经历了不止一次。
2013年,杨国营调任当地一所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开启第二段校长经历。这所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学校“硬件一流、成绩末流”。教师队伍意志低沉,比如有体育老师总想调岗去分管后勤食堂;学生厌学情绪弥漫,比如有的孩子一到学校就喊“肚子疼”;家长心态难平,比如周围村民嫌学校教学太差,用渣土堆门表示不满。
但就是在这样一所学校,杨国营自课程理念渐趋成熟并付诸实施。6年后他离开时,那位体育老师开发出排球自课程项目,率校队一举赢得东营市青少年排球赛男女组冠军,并蝉联市运动会排球项目冠军;学校的出纳,教出当地首个软笔书法市级优质课;学校的会计,兼职成为优秀生物老师,获评市级教学能手……学校的市级教学能手队伍,从1人扩展到13人。
如今的杨国营,既保持着当地担任校长的最年轻纪录,也在不断创下当地担任校长年限的新纪录。
在同和小学的回廊上,“AI同和师生作品展”正在进行。杨国营说,“AI同和”是谐音“爱同和”,指“同心同德、同声相和”的团队文化,也是指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
尽管已当了校长,杨国营还经常亲自授课。“前些日子在家上网课,杨校长就给我们上了一节‘我的一天’,大家相互交流一天都做哪些事情。”同和小学四年级六班学生周俊幸说,听杨校长的课不用死记硬背也能涨许多知识。
回眸半生,杨国营认为,多年做教师的职业素养使其对治校有更高的期待。学校成立了各种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教师代表大会议事功能。“教师治校,是学校管理的理想境界。自课程等举措都是对实现教师治校很好的探索。”
出品:叶俊东
策划:孙爱东 高远至 王新亚
监制:许中科 许小丹 原碧霞
记者:萧海川
摄像:王欢
配音 剪辑:张初
责编:张婉祎
校对:尤立
来源:《半月谈》2020年第15期
原标题:《杨国营:治校要业师、能师,更要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