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9月7日电 题:公路通,产业兴——云南怒江州沙瓦村的脱贫故事
新华社记者严勇、赵珮然
沙瓦村上电视了!
近日,因为一部纪录片,沙瓦村从大山深处搬上电视荧幕。镜头里,云雾缭绕下的沙瓦村,一条横亘山间的水泥路格外分明,而这也是当地众多脱贫故事的一条“主线”。
沙瓦村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是坐落在高黎贡山脉上的一个怒族村寨。原先,受自然环境影响,这里交通闭塞,村民出行长期靠一条狭窄的人马驿道。每年雨季来临前,村民都会自发赶去修路,尽力保障这条“生命线”畅通。如今,沙瓦公路贯通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在沙瓦村,每个人都有关于路的回忆。
有一年雨季,坡罗家的冰箱坏了。因为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维修人员的车子上不来,他只能一步一步将冰箱背下山。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坡罗走一段歇一段,累了就吃点随身带着的干粮。平时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他花了大半天才走到乡里。
“背冰箱下去那一趟我休息了十多次,修好了还得再抽半天时间把它背上来。”坡罗说,不通路,做什么都难!
早些年,村民李建华就开始养鸡。同样是因为没有路,他一直不敢扩大生产规模。“我每次也是背下山去卖,一个人一趟最多背20只鸡。”他说,要是能有一条通往山下的路,也不至于让大家这么折腾。
近年来,因发展产业的需要,沙瓦村对路的渴望尤其强烈。2017年,当地政府决定新修一条水泥路,方便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同时,也为将来发展旅游创造条件。
当年9月,沙瓦村通组公路正式动工开挖。不到两年时间,一条近十公里长的水泥路修通了,将沙瓦村与山外的世界串联起来。村民小组长李小二说,路好了之后,一个最大的变化是,家家户户都开始买三轮车,生产劳作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坡罗在村子里开了一个小卖部,还贷款买了一辆拖拉机,方便下山进货。“三个娃娃要读书,本来家里都不同意我贷款买车,但我还是想试一下。现在路好了,我进货方便,还能帮别人拉点东西,赚些运费。”他说。
李小二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有了这条路,村子里发展产业的底气更足了。2019年,沙瓦村60户202人全部脱贫出列。近50亩的猕猴桃今年起开始挂果,收成时直接有收购商开车上来收购。此外,在专家指导下,村民发展起茶叶、核桃、草果等特色产业,还计划发展乡村旅游。
如今,沙瓦公路上总少不了人来车往。“闲着没事的时候,我们最喜欢看小孩子在水泥路上骑单车。”李小二说。
沙瓦村不过是怒江州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介绍,经动态监测,截至今年6月底,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可以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千百年来压在怒江各族人民头上的贫困大山即将被彻底挖掉,实现从区域性深度贫困到整体脱贫的千年跨越。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