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9月7日电 题:河南:“巧媳妇”巧手撑起脱贫“半边天”
新华社记者何娟、孙清清
在河南省尉氏县水坡镇李岗村的扶贫车间里,20多台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此起彼伏,31岁的车间主管钟艳红在工位间来回穿梭,指导缝纫技术、处理机器故障。钟艳红说,车间主要加工裤子,工艺简单,留守妇女能很快上手。
2011年,钟艳红从邻村嫁到李岗村,没想到因为公公生病,日子越过越差,成了贫困户。为了减轻家里负担,钟艳红只好抛下孩子外出务工。
2017年,当地建起一座6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没过多久,钟艳红打工所在的纺织企业入驻该扶贫车间,开设分厂,成为河南省“巧媳妇”工程的一个项目点。
“巧媳妇”工程是通过引导女能人创业办项目,以各类巾帼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等为平台,帮助农村贫困妇女、留守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脱贫。
钟艳红选择回村工作,因为有经验和技术,她被任命为车间主管。“扶贫车间开到家门口,能赚钱又顾家。”钟艳红现在每月挣6000多元,她68岁的婆婆农闲时来车间干零活,一个月也能挣1000多元。
目前李岗村和附近村子有40多名妇女在这个扶贫车间务工,其中有19名贫困户,每月工资平均有3000元左右。
尉氏县大桥乡周庄村扶贫车间也是一个“巧媳妇”就业基地,200多名员工中绝大多数是村里的留守妇女,带动20多名贫困户就业。
57岁的脱贫户崔玉莲4年前到扶贫车间打工。她说:“家里孩子多,没法外出务工,多亏了村里的扶贫车间,家里种着几亩地,也能打工赚钱。”去年,崔玉莲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让她更开心的是最小的孩子今年上了大学。
目前,尉氏县共建成“巧媳妇”创业就业示范基地58个,成为河南省实施“巧媳妇”工程的一个缩影。
通过帮助“巧媳妇”找企业、帮助企业找“巧媳妇”,如今,河南省已促建“巧媳妇”基地和项目点3.6万多个,涵盖了服装服饰、手工制品、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电商等众多领域,帮助100余万名农村妇女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妇女12万余人。
记者从河南省妇联了解到,到2021年,河南全省每年还将组织动员10万名农村妇女参加“巧媳妇”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培育发展“巧媳妇”工程示范基地1000个(省级100个),宣传、树立“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综合示范村”100个(省级50个),“乡村出彩巧媳妇”1万名(省级100名),并给予相关基地、乡村资金支持。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