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厚德哺育“迟开的花”——河北省衡水市特殊教育学校采访见闻
2020-09-09 19:52:39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图集

  新华社石家庄9月9日电 题:厚德哺育“迟开的花”——河北省衡水市特殊教育学校采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冯维健

  秋日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洒满教学楼,欢快的鸟鸣伴着悠扬的广播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同学们,伸出双手,让我们感受阳光。”河北省衡水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陈灵芝带着3名视障学生,高举双手,享受着这一刻太阳的“沐浴”。“老师,我‘闻’到了阳光的‘味道’。”“我也是,好温暖,我感觉好幸福。”4个影子,在操场上不断拉长。

  衡水市特殊教育学校是当地唯一一所承担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视觉障碍及自闭学生教育的综合性学校,现有204名学生在这里康复学习。2005年,学校由普通小学改制而来,本就在此任教的陈灵芝随学校转型走上特教岗位,成为衡水市首批特教老师。

  “半路‘出家’,很难。”陈灵芝回忆起当初刚接手视障学生的学习、管理和康复时,百感交集。“难是肯定的。但我坚信一点,亲其师,信其道。”陈灵芝说,视障学生有恐惧感和自卑感,心理问题突出,有的连亲人也不信任。我成为他们的“眼”,孩子们才会相信我。

  “最普通的事,对视障学生来说,都是艰难的。我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从此,陈灵芝的作息时间有了固定模式:早上不到7点就到学校,帮学生穿衣、洗脸,带他们吃早饭,然后到教室上课。晚上孩子们睡着了,她才能回家。15年来,周而复始,从未间断。

  一次班会课,陈灵芝问学生有什么心愿。小妍(化名)的发言刺痛了她的心:“我想看看爸爸妈妈长什么样子。”听到小妍简单却又困难的愿望,陈灵芝泪如泉涌:孩子肯敞开心扉,把最真实的愿望讲给自己听,一切的付出都值了。

  “我们是老师,又是妈妈。”负责听力障碍学生教学的老师徐敬说,孩子有时控制不住大小便,弄脏了衣服,就要帮孩子换洗衣服;节假日家长不能来接学生时,孩子情绪不稳定,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

  徐敬班里有个叫小军(化名)的10岁学生,患有轻度脑瘫和自闭症。第一次来学校时,小军不进训练室,妈妈向前推他,小军扭头咬破了妈妈的手。小军妈妈流着泪说:“请老师帮帮我,让孩子学会说话。将来我不在了,孩子会简单的语言表达,我就安心了。”

  听到这样的嘱托,徐敬感到肩头的担子更重了。做训练时,为了让小军平静下来,徐敬找来糖果和玩具,建立熟悉感和亲近感,引导他进入训练室。经过3个多月的悉心照料,小军不再抵触做康复训练,还能安静下来和徐敬眼神对视。在语言教学中,一年的坚持,5万多次练习,小军终于清晰地喊出了“妈妈”。听到孩子第一声“妈妈”,小军家人紧紧抱着徐敬,泣不成声。

  为了帮助孩子在家不间断康复训练,学校创立了“日记交流法”。老师和家长分别就孩子在校和在家的状态记录日记,定期交换,以此调整对孩子的康复训练。“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朵‘迟开的花’绽放。”衡水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继辉说。

  “家长最担心自己老了,孩子怎么办?怕孩子无法安身立命,被社会抛弃。”在学校食堂,王继辉指着一排烘焙箱告诉记者,对于听力障碍的学生,学校免费开设了烘焙师培训课程。“两名烘焙专业的学生,代表衡水市参加河北省残疾人专业技能大赛,获得了一等奖。他们在校练好本领,步入社会也能立足。”

  学校展室摆放着许多听力障碍学生创作的内画鼻烟壶作品。“富贵牡丹”“锦鲤送福”等作品,小巧玲珑,惟妙惟肖。学校通过聘请专业画师授课、派遣教师进修,形成了专业的内画教师队伍。一些听障学生的内画作品,还受到了内画大师们的好评。

  “我愿意把自己的爱奉献给特殊的孩子,相信每一朵花都会绽放。”操场上,陈灵芝带着孩子们开始了又一次康复训练。对孩子们来说,每一天都充满希望。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加载更多
绿色墨脱
绿色墨脱
重庆仙女山机场正式开始校飞
重庆仙女山机场正式开始校飞
武汉江汉方舱医院正式关舱拆除
武汉江汉方舱医院正式关舱拆除
克什克腾风光
克什克腾风光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647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