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故里话丰年
新华社太原9月21日电 题:后稷故里话丰年
新华社记者柴海亮、王飞航
黄河滚滚,中条巍巍,位于山西省南部的运城市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相传农业始祖、五谷之神后稷曾在此教民稼穑,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今年以来,运城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粮食生产,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挖掘科技丰粮新路。眼下,这片大地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这里的农民处处话丰收、享丰收、庆丰收。
黄河岸畔新“丰”景
奔流在山西省中南部的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滋养着两岸人民。临近中秋,汾河滩上的庄稼成熟了,清风徐徐,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一片金黄色,粗壮的玉米秆上挂着硕大的玉米棒,仿佛也在为农民丰收节增色添彩。
在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村民陈国峰站在地头的树阴下,看着联合收割机在自家的玉米地里驰骋。“去年因为干旱,玉米受灾严重。今年雨水不错,从种到收我只浇了一次水,从已经收获的几亩地看,平均一亩地能产玉米1600多斤,比去年要好得多。”陈国峰说。
据陈国峰介绍,今年春耕期间,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镇上封路了,汽车停运了,眼看到了播种期却买不到种子和肥料,自己着急得睡不着觉。后来镇上领导听说了,主动上门帮助协调,及时买来了种子,赶在4月底终于种下了。
“汾河在我们村汇入黄河,村里有一座后土祠,传说是轩辕黄帝扫地为坛祭祀大地的地方,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后土祠举办庆丰收活动。这段时间乡亲们农忙之余都在排练节目,要在丰收节上表演哩。”陈国峰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这一年中最值得骄傲的季节,河东大地处处是醉人的丰收图景。
有机旱作添“丰”火
仓廪实,天下安。今年夏粮迎来了“十七连丰”,给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增添了信心和底气,而这金色的丰收画卷背后,是农业科技的“硬核”支撑。
连日来,在运城市夏县胡张乡王学家庭农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片,4台卷盘式喷灌机正在田间进行灌溉作业。
王学家庭农场负责人谷王学说:“我这1500多亩地过去都是靠天吃饭的旱田,风调雨顺的年头亩产小麦四五百斤,遇到干旱的年份亩产二三百斤甚至绝收。去年以来通过引进喷灌设备、增施有机肥,全面推广有机旱作新技术,‘望天收’的旱田竟然也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
“今年在我的家庭农场,部分地块的小麦亩产量超过了1000斤,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收成。”谷王学说,他在小麦收获后及时硬茬播种玉米,这种新的种植方式不仅能节约成本,还能减少化肥施用量。“再过10来天,玉米就能收了,今年玉米长势非常好,亩产起码能上1300斤。”
人努力,天帮忙,这里的有机旱作农业犹如星星之火,点燃干旱地区粮食丰收的燎原之势。统计显示,今年山西省夏粮总产47.4亿斤,同比增长4%;单产588.6斤,创历史新高。
据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乔日红介绍,目前山西省已有长治市、朔州市、晋中市3个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翼城、闻喜等10个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以及70个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片,有机旱作农业正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新动能。
小康路上沐“丰”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走进运城市夏县南大里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映入眼帘,只见广袤的田野绿意葱葱,干净整洁的房屋错落有致,宽阔平整的乡间道路伸向远方,安居乐业的群众脸上挂满了笑容。
在距离安置点不到500米的南大里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园的蔬菜大棚里,脱贫户王兆国正在这里采摘第一茬成熟的尖椒。
“大棚种植的尖椒8月初种下,9月下旬开始采摘,一直持续到11月份。”王兆国一边清理尖椒树上的老叶一边说,这几天天气好,气温高,尖椒生长快,要抓紧采摘外运。
今年48岁的王兆国是南大里乡于家村村民,家里4口人只有他一个劳动力,过去因为缺少技术,没有稳定收入来源,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我在产业园里承包了两个蔬菜大棚,全部种了尖椒,今年是第二年了,去年一个棚收入3万多元,除去成本,两个大棚纯收入4万多元,比外出打零工强得多。”王兆国说,“有了稳定收入,小康就不成问题了!”
产量高、销路好的大棚尖椒让村民获得了实惠,增加了收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加入了大棚蔬菜种植的行列,村里原本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陆续回到村子里,发展大棚种植,在自家门前走上致富路。
金秋时节,各类农作物陆续进入收获期,丰收的喜悦与幸福弥漫在空气中,也洋溢在农户的脸上,如沐“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