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龙沟乡阿尼米村瓦西社的黄芩种植基地,村民石扎里布在采摘黄芩芽叶。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石扎里布家2020年预计能通过种植黄芩获得1万多元的收入。小小黄芩,正为大凉山深处的贫困群众铺就一条脱贫致富的“黄金路”。记者 沈伯韩 摄
一中医、一脉枕、一枚银针、望闻问切……这是人们对中医药的传统印象。现如今,随着中医药与“时尚”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中医药的现代化走上新赛道。但由于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中医传承创新机制不完善、中医社会接受度不足等挑战,中医药的现代化之路仍有一些困局待解。
中医药插上“科技之翼”
“望闻问切”是中医获取疾病信息的基本手段。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面的“四诊”难以实现,但面对中医问诊的巨大需求,互联网的发展却给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推进了中医与互联网结合,令中医开始走向“云端”。
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记者看到,该院院长杨文明正在用电脑为一名远在江西的病人进行“远程会诊”。通过观察病人上传的舌苔图像、对病人进行线上询问,在非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杨文明开具了一张电子处方。
“五年前,我就为这个孩子看病。病人两地来回跑非常折腾。如今通过中医院互联网平台,我可以通过患者线上发来的照片和视频为其会诊,调整用药,这样就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杨文明说,中医需要多次复诊,而互联网问诊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时间成本,扩大了服务群众的半径。
据介绍,上半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累计接受线上问诊6500余人次,疫情期间上线电子处方及药品快递功能,完成在线处方配送1260张。
5G网络等技术更是为互联网问诊助力加码。为了满足中医“望闻问切”对于色差的高要求,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全新上线了“5G互联网+中医”,中医专家可以实时获取高清舌苔、面色等影像数据。
不仅望闻问切开始走向云端,膏散丹丸也逐步打上“智能制造”标签。
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智慧煎药中心,46台煎药机正一刻不停地熬煮中药,一旁的包装机将熬好的中药自动打包,煎药师再贴上标签。
“自动化煎煮大大提高了效率。现在一天可以煎煮300多份药方,而且通过扫码实现煎药全流程追踪,通过手机可以实时查看到药品所处的状态。”智慧煎药中心主任韩光磊说,病人也可以选择快递的方式,由医院直接寄送回家,实现全流程智能化。
从一剂汤剂回溯到一粒中草药种子,物联网等现代科技助力中医药人从源头出发,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实现标准化。
摄像头、传感器、报警系统……在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中草药种植基地,物联网系统正对一万多亩中草药的生长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我们设定了一套标准化的中草药生长指标,如果中草药生长的温度、湿度或二氧化碳指标不正常,系统会发出报警信息,工作人员会进行调整。”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维合说。
药材的炮制加工同样应用物联网系统进行标准化生产。“目前中草药的烘烤、干燥、切制、包装这一系列流程基本实现机器自动化生产加工,如果指标不达标会发出提醒。”赵维合说。
加工炮制完的产品则都附有二维码。“我们从2009年开始着手做安全追溯系统,保证用户扫码就可以追溯到产品的各项信息,让用户更加放心。”赵维合介绍说,通过全流程的标准化,协和成生产的中药饮片得以顺利出口到多个国家。
中医药现代化“道阻且长”
中医专家指出,将传统中医药的经验智慧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对提升中医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助推中医药走向现代化,但中医药的现代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仍有很多困局等待突破。
多名业内人士指出,中药材的现代化和标准化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根基,但中药材的道地性、稳定性问题亟待重视,中药材掺假、低价恶性竞争使中药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愈演愈烈。
亳州市药业行业协会副会长韩志军表示,好面粉才能做出好馒头,优质中药材是优质中药的源头,但当前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整体相对落后,生产比较粗放,没有统一的种植规范,同时滥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现象较为普遍。
“由于药材多是以农民个体种植为主,缺乏统一规划,从收购市场混乱无序,到加工环节无法全追溯,质量不均衡。”亳州市中药饮片行业协会会长葛德洲说。
葛德洲指出,中药饮片的炮制加工同样存在不规范现象,不遵法炮制、炮制不到位等现象较为普遍,中药质量难以保证,制约了中药临床疗效的发挥。
“不仅中药材的现代化存在难点,中医的现代化创新也存在挑战。”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杨文明说,中医的传承创新机制尚不完善,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同还需要深耕。
“目前国内院校教育仍然是主流,院校教育有优势,也有弊端,通过短期内以一个模式培养大批人才,缺乏个性特色,同时目前的院校教育西医的成分偏多,对中医的整体辩证思维有影响。”杨文明说。
杨文明指出,中医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层面就是中医药的大众化,但由于中医药名词术语较为晦涩难懂,社会整体缺乏中医药氛围,普通群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医药的信任和了解程度不够,对传统中医药的思维方式接受较慢,中医药未能真正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传承经典守正创新
中医药是人类文明的宝库,不能“藏在深闺人未识”。业内人士指出,中医药的现代化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传承经典的同时,要以疗效为根本,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标准为引领,逐步实现现代化。
葛德洲建议,为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政府组织力度,统一资源分布,合理化、规范化种植,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建立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全流程的可追溯体系,确保质量可控。
“中药饮片生产不能按西药生产办法管理,不能以饮片含量客观判定饮片质量,要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实际,合理使用饮片的规格,同时要有效利用现代技术,萃取有效成分。”葛德洲说。
为推动中药材的标准化,有着“中华药都”之称的安徽省亳州市正持续推进中药农业种植由分散化向集聚化、加工由小作坊式向规范化发展。据统计,2019年亳州市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达36万亩,并建成了中药材初加工产业园区。
杨文明则建议,中医药的传承教育应将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相融合,将师承教育的理念和做法融合贯穿于院校教育,培养兼具广阔学术视野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创新型人才。
“中医的高手在民间,要充分挖掘中医药适宜技术,整理发掘民间中医的经验,丰富中医的治疗方法,发挥中医简便灵验的优势。”杨文明说。
受访专家认为,为了让中医药真正走进大众,还要加强中医药的通识教育,以科普的方式让更多人感受中医药的魅力,增加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并依据现代人的生活特点,鼓励研发易携带、服用方便的中药颗粒配方。
“老一辈人形容中医,就是‘一个老头’‘三个指头’‘一个枕头’,要通过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改变人们的刻板印象,通过机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更精确、范围更广的诊疗,让传统中医药以更现代化的姿态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杨文明说。(记者 汪海月)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