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保居民就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下一步,保居民就业应如何继续发力?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民生领域哪些改革要加快推进?记者采访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保居民就业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关键一环,就业优先政策效果已初步显现
记者:如何看待保居民就业的重要性?当前就业形势如何?
刘尚希:保居民就业主要有两方面意义:
——保居民就业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关键一环。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保障。目前,工资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个人和家庭的保障从根本上仍有赖于劳动收入。只有保住了市场主体,才能有效地保住居民就业,保住基本民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企业正常生产就能保障国家经济正常运行,就能给大家创造就业机会,大家有收入,家里就有了保障”。
今年以来,中央及地方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出台了一系列实招硬招,比如加大信贷投放、减免增值税、减免部分社保费用、返还失业保险费等,维护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稳住了经济大盘,也让千家万户端稳了“饭碗”。从主要就业指标看,1至8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8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6.8%;城镇调查失业率从2月份的峰值6.2%回落至8月份的5.6%。就业优先政策效果已初步显现。
——保居民就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方面。
就业一头牵着消费,一头牵着供给。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提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供给、需求体系之间的连接点和发力点,就是就业。
这是因为,一方面,就业大局稳定可以改善居民收入预期,提升消费意愿,是扩大最终消费、拉动内需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也为改善供给提供支撑。比如,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瞄准市场需求的创业,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繁荣了国内市场;高科技企业、制造业企业等不断招贤纳士,与高技能人才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提供人力资本支撑。
激发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的内生动力,为灵活就业扫清障碍
记者:下一步,保居民就业应如何继续发力?
刘尚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稳定转好,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发展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彰显,民生得到有力保障。但从全球看,疫情还在进一步发展。国际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这种情况下,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些,把解决问题的措施想得更周全长远些。
前期为应对疫情冲击,我们出台了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措施,接下来,要用改革激发市场的内生动力。保居民就业也应如此。
保居民就业增内力,首先要廓清两个概念——
一是看就业数量,也要看就业状态。目前,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等灵活就业人员已占我国城镇就业人口半数左右,比如带货主播、网约车司机等,他们是劳动者也是供给方。未来制定就业政策,不能只看固定就业人群,还要兼顾这些灵活就业者,同时提高与扩大消费政策的协同性,促进供需适配。
二是要创造岗位,更要创造环境。保居民就业不是简单地通过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创造就业岗位,或者直接出资购买岗位。从长期看,仍需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提高劳动力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人畅其流、人尽其才。同时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市场经济沃土催生、哺育更多企业“金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梳理现有规章制度,为灵活就业等扫除障碍。
保居民就业增内力,要把握三个抓手——
一是重视农民工群体。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漂泊,大多岗位、收入不稳定,在劳动技能培训、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也面临困难。这影响其个人能力和收入提升,同时增加企业用工成本,降低全社会人力资本积累效率,抑制社会总需求。未来考察就业问题,既要看就业充分性,也要重视农民工群体就业的稳定性、平等性。
二是重视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战场,从长远看,通过扶持小微企业,鼓励创业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招。帮助小微企业成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需加大精准滴灌力度,同时要促改革、强服务,鼓励民营银行发展,拓展普惠金融、产业链金融、数字金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是用好新经济、新平台这些新职业、新岗位。人社部和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了9个新职业,其中“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直播销售员”“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等新工种,都来自新经济、新平台。互联网催生了多样化的创业就业模式,直播带货等网络营销覆盖用户规模达到8亿人以上。数字技术发展为我们畅通供需、解决就业问题极大地拓展了空间,我们要敢用、善用、用好这些新职业、新岗位。
持续改善民生,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记者: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民生领域哪些改革要抓紧推进?
刘尚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根本上讲是为了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与此同时,我们加快民生领域的社会改革,持续改善民生,也能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加快建设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改善群众消费预期,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
——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教育平等,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增进城乡儿童起点公平,缩小城乡人口之间能力差距、财富差距,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为缩小发展中的分配差距创造条件。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人才成长。我国科研人员总量世界第一,这是最宝贵的资源。要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赋予科研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增强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发展主动权。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厘清文化事业、产业边界,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文化发展,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文化产品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城镇落户条件,深化政务服务便民化改革,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提高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中央地方事权、财力、能力之间的匹配,合理配置各级政府之间的支出责任,强化辖区财政责任;深化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让“钱跟人走”、公共服务跟人走、政府投资跟人走,为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为人自身的发展提供支持;强化中长期预算改革,为其他领域改革提供引领和保障。(记者 曲哲涵)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