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9月30日电 题:从“挑粮小道”到“小康之路”——一个“红军村”的两条路
新华社记者范帆
穿过高耸的门楼,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沿着一条柏油路来到井冈山茅坪镇坝上村,白墙黛瓦的客家民居点缀在群山翠竹间,路边流水潺潺,一幅秀美乡村的图景在众人面前徐徐展开。革命老区井冈山打响脱贫攻坚战后,坝上村过去的泥巴路被一条柏油路取代,村民的小康生活由此加速开启。
而在村口东南方向2公里外的山脚,还有另外一条路。荆棘密布的丛林里藏着一条小径,沿着青石拾级而上,山路蜿蜒曲折。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后勤供给吃紧,红军战士就是沿着这条小路,把粮食运送上山,解决了根据地的给养问题。
从“挑粮小道”到“小康之路”,坝上村的两条路穿越80余载光阴,见证了这个“红军村”的变迁。
快到午饭时间,坝上村村民肖富民一直在厨房忙个不停,他要为一支20多人的研学团队准备一顿“红军餐”。
肖富民曾经是坝上村的红卡贫困户,早年间,因为女儿身患尿毒症,家里欠下5万多元的债务。他告诉记者,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的坝上村是个典型的贫困村,他以前只能在山上砍点毛竹,赚取微薄的收入,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
而如今,肖富民有了新的增收路子。“接待研学团队学员用餐每人35元,这顿饭我可以赚700多元。现在我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站在灶台前,肖富民翻弄着锅铲,锅里的农家菜香味扑鼻。
随着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坝上村开始发展红色旅游。坝上村红色资源丰富,至今还保留着步云山红军练兵场旧址、红四军军部旧址、红军挑粮小道等革命遗址,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村里的红色资源进行挖掘,研发了体验式教学课程——“红军的一天”,让学员们通过参加“负重急行军”“入户访民情”等拓展培训项目,重温革命年代红军的战斗生活。
“去年村里接待游客突破4万人。”茅坪镇党委书记吴小平告诉记者,游客纷至沓来,村里的土特产打开了销路,笋干、茶叶、猕猴桃等山货备受游客青睐。
闪耀着荣光的红土地上,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俯拾皆是。茶余饭后,肖富民总是喜欢搬一把小凳子,坐在游客和学员身边,带大家回忆这片红土地往昔的峥嵘岁月。
走回村口,站在门楼处眺望,青山如黛,静谧的村庄飘出袅袅炊烟,当年烈士们为信仰而奋斗的愿景,在这里一步步成为现实。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