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0月2日电(记者赵悦 李平)在杭州西溪路870号的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内,当老李和离婚多年的妻子中秋节当天看到儿子李军(化名)后再也无法控制情绪,连声感谢在场的工作人员。
“儿子一直在江苏常州打工,我在宁波务工,9月26日联系时发现他关机了,当时感觉就特不好!”来自贵州六盘水的老李常年在外打工,与儿子李军过着聚少散多的日子。
没想到9月27日下午就接到杭州市救助管理站业务科副科长黄丽军打来的电话,告诉老李他的儿子正在接受救助。“当时我根本不相信!”老李虽然没上过小学、不识字,可防诈骗意识很强。
9月26日,李军在杭州市下沙出现精神异常,由民警护送至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断,后经医院诊断为抑郁状态。李军入院后,黄丽军及时介入,第一时间赶赴第七医院了解小李的情况,开展甄别寻亲。
“家里有什么人?自己一个人到杭州来的吗……”面对黄丽军的询问,李军刚开始沉默不语,后来提到“父亲”一词时,李军轻微地抬了头。
从“父亲”入手,黄丽军和小李分享为人父的经历,一遍遍苦口婆心地劝他,小李的情绪渐渐出现变化,最终敞开心扉,“我叫李军,老家在贵州六盘水,爸爸电话是……”
获取了小李的关键信息,让老李相信就“简单”多了,方言不通加上信任危机,黄丽军打了20多次电话,最终说服老李明白儿子李军患病并在接收救助。经过医院数天治疗,李军病情逐渐缓解,黄丽军和老李说中秋节当天可以接回儿子。
“把孩子接回家后要按时用药,最重要的是要多关心爱护,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样才能帮他走出阴霾。”老李一家临走时,黄丽军再三叮嘱。
寻亲甄别、心理抚慰、护送特殊受助群体回家等,这是黄丽军等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日常。
“我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苦,反而觉得通过自己的工作能让暂时受困人员返乡团圆,工作特有成就感和满足感。”黄丽军说,在1年365天中,他们有100多天在护送受助人员返乡的路途中。
“护送患有传染病或精神、心理等问题人员返乡时,护送员遇到过被咬或被打的情况,面对突发我们都不害怕。”记者询问救助站内从“70后”到“90后”工作人员同一个问题时,得到了同样的答复。
谈到救助管理站这些年的最大变化,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长俞珍说,随着扶贫攻坚的深入推进,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在他们站的救助量逐年下降,特别是流浪乞讨人员数量大幅减少。
“2015年,我们站救助的人数是9000多人次,2017年下降到7000多人次,今年1月至9月,救助不到3000人次。”俞珍说,一般性困难人员的救助数量少了,但特殊人群的救助数量没有下降,比如精神疾病患者等,他们1月至8月救助了近400人次。
温情的救助而不是冰冷的管理。面对人来人往的救助管理站,俞珍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像摆渡船一样,让受助人员与亲人尽早团聚,帮助他们拍掉身上的灰尘,过上新生活。”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