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10月9日电(记者王民)中秋过后,河北省阜城县崔庙镇张家桥村800亩桃树挂满了果。再过几天,冬桃就要上市了。
张家桥村是一个只有100多口人的小村,有种植冬桃的历史,全村1000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每亩每年流转费用高达1000元,村民旱涝保收。“流转过程中,多整理出来100亩土地,再加上村集体原有的50亩机动地,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每年参与分红,这将是村集体的一项主要收入。”村党支部书记张勇说。
记者在阜城县一些农村采访看到,像张家桥村一样,村集体正在通过改变经营方式、整理闲置资源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霞口镇刘老人村是梨树种植专业村,全村约有2600亩确权耕地,全部流转到合作社种梨,通过集约化经营,将多余的作业道路、排水沟渠复耕出300多亩耕地,成为村集体重要资产。
阜城镇冯塔头村在2016年村集体收入还是零,这几年将村周边废弃沟地改造为耕地,出租给苗圃经营者,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收入7万元,再加上村幼儿园、超市占用房屋的租金,现在村集体每年收入15万元。“每年有了进账,村里的大事小情就好办了。”村党支部书记冯国跃说。
蒋坊乡邓屯村离县城很近,这个村开发农耕文化和乡村旅游,村集体有60多亩机动地,其中30亩被分割成若干60平方米左右的小菜畦,供城里人业余时间体验种菜乐趣,每到周末来的人很多。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获得9万元收入。
记者与这些村的干部交流,他们都有深刻体会:乡村要振兴,不仅要当好管理者、服务者,更要当好经营者,适当调整生产关系、充分利用资源,村里就有了内生动力。
王集乡南张庄村拆掉老宅基,靠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拿到一笔奖补资金,农民住上了带电梯的“6+1”楼房,可物业费、绿化维护费、公共照明电费怎么解决?南张庄村将闲置宅基复耕的100亩土地流转出去,资金交给物业公司当作公益金,公共设施维护问题解决了。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