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治淮70年:“数”说淮河新变化
2020-10-20 18:11:02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图集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治淮70年:“数”说淮河新变化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10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治理淮河70年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在发布会上列举的一组组治淮数字,展现了70年间淮河治理发生的巨变。

  防洪:洪灾损失大幅减少 干流中下游可防100年一遇洪水

  历史上淮河水患严重,新中国成立前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爹也盼,娘也盼,只盼淮河不泛滥,有朝出个大救星,治好淮河万民安。”

  魏山忠说,经过70年治理,淮河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具备抗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域性最大洪水的能力。

  “70年来,佛子岭水库、蒙洼蓄洪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等一大批治淮工程相继建成,使淮河流域基本建成以水库、河道堤防、行蓄洪区、控制性枢纽、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组成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魏山忠说。

  目前,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超10年一遇,中游主要防洪保护区、重要城市和下游洪泽湖大堤防洪标准可达到100年一遇。

  以1991年、2003年、2007年、2020年淮河发生的流域性洪水为例,2003年和2007年洪涝灾害损失比1991年大幅减少;2020年转移疏散5000多人,比转移人口超百万的1991年减少了99.5%,社会安定程度明显提高。

  从除水患到兴水利,70年治淮,见证着淮河由大水泛滥变大河安澜的历程。

  民生:70年投入超9000亿元 直接经济效益4.7万亿元

  历史上一遇到洪灾就哀鸿遍野的淮河,有民谣为证:“泥巴凳,泥巴墙,除了泥巴没家当”,“一朝淹了大河湾、单被改做裤子穿”。

  魏山忠说,历经70年建设,淮河流域已建成6300余座水库,约40万座塘坝,约8.2万处引提水工程,规模以上机电井约144万眼,水库、塘坝、水闸工程和机井星罗棋布。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引江济淮、苏北引江等工程的建设,与流域内河湖闸坝一起,逐步形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体系。

  “淮河流域以不足全国3%的水资源总量,承载了全国大约13.6%的人口和11%的耕地,贡献了全国9%的GDP,生产了全国1/6的粮食。”魏山忠说。

  据介绍,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70年治淮总投入9241亿元,直接经济效益47609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比5.2。淮河的系统治理、开发与保护,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

  从受灾受难到安居乐业,70年治淮,见证着人民由贫穷变安康的历程。

  治污:干流水质常年Ⅲ类 饮用水源质量总体有保障

  曾几何时,一首流传于淮河边的民谣,唱出了淮河的沧桑:“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败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

  魏山忠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污染源治理、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强化水功能区管理、限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开展水污染联防和水资源保护等一系列措施,入河排污量明显下降,河湖水质显著改善,淮河干流水质常年维持在Ⅲ类。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2005年至今淮河未发生大面积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有效保障了沿淮城镇用水安全。”魏山忠说。

  据介绍,淮河流域水生态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推进流域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截至2018年底,淮河流域累计治理山丘区水土流失面积5.3万平方公里,桐柏大别山区、伏牛山区、沂蒙山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六成以上。

  从流域性水污染恶化到水环境保障能力明显提高,70年治淮,见证着人们由污水围困变人水和谐的历程。

  魏山忠说,下一步,将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流域性的重大项目,全面提升淮河流域抗御自然灾害的现代化水平,不断强化河湖管理,持续提升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能力,推动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纠错】 责任编辑: 赵文涵
加载更多
天山脚下稻花香
天山脚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635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