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兰万元圆了“万元梦”
2020-11-02 15:39:49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图集

  新华社银川11月2日电  题:兰万元圆了“万元梦”

  新华社记者何晨阳、靳赫

  “万元,你现在一年收入能过10万元吧?”到兰万元家牛棚里看过的人常会这样问他。起初,他还会掰着指头算账,别人问得多了,他的回答也变得简单:“能成!”

  牛棚里膘肥体壮的20多头牛,是兰万元答话的底气。而就在几年前,他家还是另一番光景。

  1953年,兰万元出生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杨河乡串河村。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父母平时随口叫他“圆”,叫得久了,就成了他的小名。

  该上小学时,这家人犯了愁。上学要有大名,可兰万元的父母不识字,起不出像样的名字。入学那天,负责给他登记的老师为此挠头。

  “算起来你是‘万’字辈,小名又叫‘圆’,大名就叫个‘兰万元’吧。”老师想了半天,把这三个字写在了本上。

  兰万元生活的山村地处宁夏西海固地区,这里山大沟深,十年九旱,一度有“苦瘠甲天下”之称。在兰万元的记忆里,幼年时难得吃一次饱饭,也因为生活艰难,他小学二年级便辍了学。

  上世纪80年代初,串河村实施包产到户,已经成家的兰万元分到十几亩地。夫妻俩都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尽管土地贫瘠,忙活一年也能攒够全家人的口粮。

  改革开放不久,“万元户”成了串河村街谈巷议的热词,仿佛一夜之间,兰万元的名字变得“响亮”起来。

  “村里人夸我名字起得好。那时候虽然能吃饱饭,但大伙家里光景和万元户根本沾不上边。一年吃穿下来,谁兜里还能剩下几块钱?嘴上说说也就算了。”兰万元说。

  兰万元有时想,自己也就名字起得好。

  孩子们一点点被拉扯大,由于经济条件差,兰万元的儿子兰金荣也没上过几年学。一直以种地和打工为生的这家人,在并不富裕的串河村里,生活水平也是倒着数。

  2014年,兰万元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扶贫干部来了,仔细考察后告诉他:要想富,多养牛。

  兰万元小声嘀咕道:养牛吃苦咱不怕,可买母牛、盖牛棚、买饲草哪样不要钱,这些本钱从哪来?

  真正撸起袖子,兰万元发现之前想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紧跟而来,买牛没钱,政府帮助协调扶贫贷款;盖牛棚没钱,政府给补贴。

  “咱自己也是会想办法的人,没有饲草,我就把家里十几亩地全种成了青贮玉米。”兰万元说。

  母牛下了牛犊,母牛犊长大了又下牛犊,到了2017年,兰万元家的小牛棚就装不下了。这一年,他在院子菜园后头建起个大牛棚,还把在外务工的儿子也叫回了家。

  “养牛比打工挣得多,为啥还要出去?”兰金荣说,父亲和自己没怎么上过学,这是两代人的遗憾,所以他拼了命地想让孩子们好好读书。如今,家里已经有了两个大学生,手头也没之前那么紧了。

  前不久,兰万元从牛棚牵出了2头牛,“换”回了近5万元。“孙子们一年学费高低也超不过这一头牛,现在家里用大钱就卖大牛,用小钱就卖小牛。”兰万元抬手指向一头半大的牛犊说。

  兰万元家日子越过越好并非个例。串河村村委会主任马富财说,如今大多数村民已靠养牛致富,去年,村里还牵头成立了养牛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以更好地带动村民增收。“现在村里一户人养十几头牛已经不是啥稀罕事。”马富财说。

  独处的时候,兰万元常会琢磨:按照这几年的势头,再过两三年,家里牛就会超过50头,全家收入估计会再翻一番。

  “到时候饲草怕是又不够用了,得再流转些土地种青贮玉米。”兰万元笑着说。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萌萌
加载更多
天山脚下稻花香
天山脚下稻花香
金秋菊花香
金秋菊花香
秋日海岸
秋日海岸
秋日海上魔鬼城
秋日海上魔鬼城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6687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