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1月6日电 题:“黄鹿”归来话振兴
新华社记者陈灏、王志、黄扬
离村外出打工30多年的夏恒元,去年底义无反顾地从城里回到了位于济南南部山区的老家黄鹿泉村。
“以前村里太穷,家里生活压力很大。”夏恒元今年50岁,初中毕业后,他一直在济南当厨师。30多年在外奔波,家乡的发展始终明显落后,夏恒元多次想回老家发展,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营生。
黄鹿泉村因相传有黄鹿来此饮泉而得名。由于地处山区,村里的耕地七成都在山坡上,只能靠天吃饭。2014年,村里的贫困户达112户,占全村总户数的近三分之一。当年,黄鹿泉村被确定为山东省定贫困村。
贫穷引发了黄鹿泉村的“空心化”。“我们村有800多户籍人口,但常住人口只有400多。”村党支部书记王希刚谈到村里以前的面貌时说,由于缺少发展机会,青壮年都如同传说中的黄鹿一般一去不返。只有周末或者假期,村里才有点人气。
穷则思变。黄鹿泉村的天然优势是森林覆盖率高,泉水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农业观光型旅游的优势。2018年4月,在济南市南部山区西营街道办事处的积极争取下,黄鹿泉村与济南鸿腾实业有限公司成功“牵手”,共同建设“山景小镇”田园综合体。
夏恒元从中看到了商机,果断辞职回乡。今年初,他拿出多年积攒的20多万元,着手改造老家大院,筹备开办农家乐。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今年5月底,“孩子小镇”儿童乐园投入运营,甫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游客,客流量最多一天达到8000人次,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在“孩子小镇”开放营业的同一天,夏恒元的“森林农家院”也开门迎客。随着“孩子小镇”吸引来的人流,他家的农家乐生意日益红火。
“今年‘十一’期间,我这里一天接待了30多桌客人,最多时一天进账近万元,每天光鸡就要卖出十四五只。”夏恒元笑着说。
“现在经常忙不过来!”夏恒元的妻子肖秀娥边拾掇着老面馒头边对记者说。以前同样在外打工的她,总觉得回到老家能糊口就不错了,没想到现在比在城里打工挣得更多。
人气旺为黄鹿泉村发展民宿产业带来了机遇。黄鹿泉村村主任张文祥带头重建了父母的老宅子,办起村里第一家民宿。记者看到,这座两层新楼房装修现代,共有四间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一应俱全,整套民宿住一晚1500元。
“现在城里人周末都喜欢携老扶幼到农村来度假休闲。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我家的这套民宿收入了一万多元。”张文祥说。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也纷纷将自家的闲置老宅改造成民宿,目前已有6套对外营业,还有四五套正在装修。
乡村旅游、特色种植等产业,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游客,给黄鹿泉村创造了不亚于城区的创业和就业机会。曾经流失的年轻人,开始陆续归来。像夏恒元这样回村创业、就业的村民,黄鹿泉村已经有100多人。
黄鹿泉村通过建设田园综合体,还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发展智慧农业,已完成300亩玉米、50亩红梨、200亩中草药的种植;利用本村优势泉水资源,开发了“鹿泉”新品牌矿泉水。
产业的强力带动,让黄鹿泉村变美了,更变富了。2019年,这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4.7万元,村民人均年增收在1万元以上,村里的人居环境也大为改善。
济南鸿腾实业有限公司对黄鹿泉村原有街巷进行硬化美化,村民们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农村“三大堆”无影无踪……今年8月,黄鹿泉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昔日的小山村,日益呈现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济南市南部山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文东河说,南部山区是济南市生态保护功能区,黄鹿泉村将乘着五中全会的东风,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实现“贫困村”向“富裕村”的蝶变,走出一条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改善民生共赢的路子。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