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逐渐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提升自我、改变生活的新方式
三位农民工的“健身缘”
阅读提示
在全民健身热情迸发的氛围下,不少农民工也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纷纷加入健身队伍。他们有人通过健身提升自我,更加自信;也有人通过健身改变命运,使其成为谋生的方式,并将其发展成热爱的事业。
一提到运动健身,仿佛更多是都市男女的专属,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也在展现新的活力,运动健身逐渐成为他们提升自我、改变生活的新方式。对此,记者采访了三位农民工,了解他们的运动健身经历,以及为他们带来的改变。
能改变一个人的精气神
32岁的黎慧根老家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船步镇,之前在北京工作了5年,今年年初来到深圳,曾经做珠宝雕刻工的他后来通过培训成为一名软件业务员。这几年,他的工作地点在变,工作内容在变,但一颗热爱运动的心从未改变,因为“健身能改变一个人的精气神”。
“俗语说,人老先从腿上老,跑步能让我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黎慧根认为,跑步是一种见效最快、锻炼最全面的健身运动。
在北京打工期间,黎慧根租住在后海附近,每天工作再忙,都会抽出时间跑步,经常绕着后海跑步5到10公里。“公司每年12月都举办运动会,其中参与者最多的项目就是赛跑。”黎慧根说。
来到深圳后,受疫情影响,黎慧根很多业务无法开展,如何把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成为困扰他的难题,“那段时间,我思考问题都是在深圳市人才公园跑步中度过的,既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同时也为我带来不少灵感。”
即便是受伤的时候,黎慧根也会坚持锻炼。一次,黎慧根得了足膜炎,他就通过观看视频做一些徒手项目。“健身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运动会让我全身不舒服。”
在黎慧根看来,运动不分年纪,只要下决心迈开腿,就能收获到运动带来的好处,相比于同龄人,无论从身材和精气神上,他都对自己显得信心满满。
一度成为谋生方式
对于25岁的高希宾来说,健身不仅是一种兴趣爱好,还一度成为他的谋生方式。
天生好动的高希宾上学时最喜欢的就是体育课。8年前,还是一名汽车维修工的他偶然在网上看到了北京一家健身学院的广告,他便带着两万元,从河北沧州来到北京报名参加培训。学院为零基础的学员们制定了一周的适应课程,一些学员吃不了苦回家了,高希宾却如鱼得水。之后的4个月中,他白天学习拉伸、放松、康复学、营养学、肌肉解剖等课程,晚上锻炼。“既是学习,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2013年,高希宾成为北京朝阳区一家健身俱乐部的健身教练,学员多的时候一天要上十几节课,月收入一度达到两万元。
“运动就会产生损伤,正确的姿势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损伤,不正确的运动不如不运动。”高希宾对健身动作的正确性要求极高,体重较重的人,他不建议一开始跑步,可以游泳、走路、快走、慢跑,每周3~4次比较适合初学者。
“健身不是为了练成8块腹肌、虎背熊腰,而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正确的运动模式,在生活中能最大可能避免受伤。”高希宾认为,健身动作其实是模仿人们在生活中的动作,健身来源于生活,也回馈于生活。
2018年,高希宾离开北京来到山东淄博,开了一家汽车维修店,遵从父母意愿,安家立业。大环境和时间因素让他很少能去健身房,但每天仍然坚持做无器械项目。“大城市机遇多,小城市则更加安逸,我不会忘记在北京当健身教练的日子,那是我人生中灿烂的色彩。”高希宾说。
更是一份热爱的事业
和高希宾一样,健身也改变了靳生有的命运。
32岁的靳生有是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大庄子村人,从小喜爱运动。2012年,考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他开启了健身之路。
起初,靳生有自己摸索着练,于2014年接受系统性训练后,成为了一名健身教练,主要负责团操、搏击操、踏板操、单车等团体项目。
“那时在酒泉还没有私教的概念,收入也不高。”靳生有透露,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300元,而房贷则有2200元,为了生计,他选择去工地做钢筋工。
然而,靳生有对健身的热爱没有磨灭,每天在工地10个小时,下班后他仍坚持去健身房锻炼,梦想是去北京当健身教练。在甘肃省第三届健美锦标赛上,靳生有拿到70公斤级别健美第4名的成绩。
2015年7月,靳生有来到北京,先后在什刹海体校、青藤私教健身工作室担任健身教练。靳生有表示:“现在我国的健身场馆设备及公共运动资源越来丰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健身也逐渐成为保持身心健康和减压的有效方式。”如今,健身人群对教练专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靳生有也努力用科学的健身指导帮助会员完成健身目标,针对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和饮食计划。为此,靳生有每年都要去青岛4S培训机构参加培训,不断丰富理论知识。
早上7点,靳生有来到工作室给器械消毒,平均每天要上八九节课,有时一整天都在工作室中度过。即便如此,他仍坚持每天在附近的健身房锻炼一个半小时。
“目前,工作室的学员以已婚女性居多,建议男士也要多锻炼,增肌能让人血流量增大,心肌供血足,人就有精神,注意力也会集中。”靳生有表示,自己正是坚持每天锻炼,才能轻松完成高强度的工作。
“锻炼和不锻炼是有区别的,坚持健身的人普遍有自信,说话也铿锵有力。”对于大多数时间都在工作的靳生有来说,健身更是排解孤独的方式,工作不顺心,找不到人聊天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训练排解郁闷的心情。
在靳生有看来,北京的全民健身环境很好,成为教练后,虽然健身时间减少了,但兴趣也增加了。“以前把健身当作工作,而现在是一份事业,是我的梦想。”靳生有坚定地说。(记者 周怿)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