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记者手记:守护好绿水青山,没你不行!
2020-11-14 15:46:30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新华社成都11月14日电 题:记者手记:守护好绿水青山,没你不行!

  新华社记者刘硕、张海磊

  及时整治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着眼长远守护好绿水青山,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的大课题。新华社“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小分队记者近日在兰州黄河生态治理、大理环洱海生态廊道建设等工程现场采访时深刻体会到,无论是正在进行的治理,还是今后的长期保护,都需要人人参与其中,在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承担起每个人应尽的一份责任。

  宝贵的绿水青山,破坏容易整治难。此前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破坏让人触目惊心,清水变浑,青山失色,沉重的代价面前,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一些参与环境整治工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导致污染和破坏的重大因素之外,其实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例如随意丢弃有毒有害废弃物、随意倾倒生活污水等,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而且往往影响更为持久,难以根除,这也给修复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这种“积小成大”式危害的制造者,既可能是长期居住者,也可能是游客等到访者。

  我们与所处的生态环境共生共荣,不能忽视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忽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如果一些人仅仅把治理和保护当作有关部门的事,把破坏和伤害都看成是别人的责任,把自己完全抽离出来,图方便、嫌麻烦而忽视保护生态环境,那么在缺乏共同守护意识的格局中,一些整治修复成果恐怕难以长期保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态势也难以形成。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的环境中,还是出游到其他地方,所及之处都需要我们共同守护。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树立低碳健康的生活理念,这才是体现我们价值的最好方式。首先让我们自己成为“环境友好型”的人,进而感化影响身边人,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对于长期守护好绿水青山至关重要。

  守护好绿水青山,没你不行!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人有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乐于参与其中。眼下,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每个个体能做的还有很多。面对绿水青山的呼唤,我们只有形成强大的合力,构筑坚实的屏障,才能长久地享有山清水秀的美好未来。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周楚卿
记者手记:守护好绿水青山,没你不行!-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328112674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