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11月25日电(记者张海磊、杨迪)近日,四川省宣布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来自德阳什邡市、在凉山州喜德县从事定点帮扶工作的130多名队员们对这几年的帮扶成果感到欣慰。更令他们开心的是,几年帮扶下来,他们已经在不同行业培养出了一批本地徒弟。
今年28岁的阿西哈古最近早出晚归,他忙着参加村里的人口普查工作。一年前,从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毕业后,他留在成都工作。当听说家乡乃托村整村搬迁到乡集中安置点后,他选择回家发展。
乃托村曾经是喜德县15个极度贫困村之一。村子位于平均海拔2800米的高寒山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耕地面积稀少,不适宜居住,该村于2019年9月整村搬迁至贺波洛乡集中安置。
回到村里后,看着宽敞整洁的水泥路、彝家特色的新民居、村民的笑脸……阿西哈古忍不住感慨“变化太大了,都不敢认”。
“哈古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他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会用电脑,汉语和彝语又说得好。”乃托村帮扶干部李克飞说。以前,帮扶干部既听不懂村民讲什么,也无法把想表达的内容准确传达给彝族群众。
“先跟着大家学,以后有机会争取考回村里工作。”阿西哈古说。现在,每天上班时间他就跟着帮扶干部一起工作。
“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因为帮扶工作结束后,像哈古这样的年轻人就是未来带领村子继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李克飞说。他们把在村里工作的方法手把手地教给阿西哈古。从最初义务做翻译,帮着向村民宣传、讲解扶贫政策和项目,到现在做报表、对接项目,他已经能独当一面。最近,他还完成了乃托村第一个完整的村民信息数据库制作。
“传帮带”不仅带来了彝家新村未来发展的希望,也带出了医疗、教育等不同行业的本土力量。
喜德县因地理位置、气候原因,当地患风湿关节炎和肩颈疼痛病的患者较多。若采用西医治疗,费用颇高;而中医治疗不仅费用相对较低,治疗效果也非常好。但以前,当地的中医发展并不好。
2016年,什邡市与喜德县牵手结对后,针对当地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短板,什邡市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喜德,开展中医诊疗服务和“传帮带”。
叶玉欧是什邡市灵杰卫生院副院长,从事中医骨科治疗30余年,是当地一位颇受群众信赖的骨科专家。2018年6月,他来到了数百公里外的喜德县,参加扶贫工作。除了在深度贫困乡镇且拖乡担任“四治”专员外,他还每周抽空到拉克乡坐诊,为当地百姓治病,也把技术传授给当地医务人员,持续了近一年时间。
今年42岁的王勤华五年前通过执业医师招聘来到拉克乡卫生院工作。叶玉欧来坐诊后,王勤华成了他的徒弟,跟着他学习中医诊疗技术。
“叶老师都是带着我们给病人看病,手把手地、毫无保留地指导。”王勤华告诉记者,自己从医近20年但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医,除了跟着叶老师学,他还参加县里组织的培训,很快就掌握了推拿、按摩、火罐、针灸等在基层卫生院比较实用的中医适宜技术。现在,王勤华成了拉克乡卫生院中医科的负责人。
据了解,从2016年起,什邡市已选派3批次30余名医疗“传帮带”队员,扎根基层医疗机构,签订45个师徒协议。
“虽然现在喜德县已经脱贫了,但还面临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任,本地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什邡市扶贫协作喜德县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部综合党委副书记张文韬说。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