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1月6日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拍摄的民权林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新华社郑州11月27日电 题:河南民权:三代人接力共筑“绿色长城”
新华社记者翟濯、杨金鑫
这是11月6日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拍摄的民权林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提起一棵树,你会想到什么?也许是巍巍山峦中的一片林海,或是大漠孤烟中的一株白杨……
对于民权林场人来说,树不仅是他们的守护神,更是他们的命根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三代林场人执守于黄河故道边,硬生生在这片豫东黄土地上建起了一条“绿色长城”。
86岁的康心玉老人,是民权林场第一代务林人。今年已经是康心玉来到民权林场的第65个年头,虽然已经退休,但老人每天仍会习惯性地来到林场里,看看这个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康心玉在民权林场工作(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那个时候,一到春天风起,黄沙漫天飞,太阳都看不见,刮得人脸上、脖子上都是沙子。”康心玉回忆说。
地窨子,是第一代民权林场人的共同回忆。因为交通不便,康心玉老人和同事们白天造林,晚上就在一个顶棚覆盖着塑料编织袋的地洞里休息。那时,他们的伙食是从林场里带的窝窝头。
石立忠是康心玉老人的学生,也是民权林场第二代务林人。还有两年就要退休的他,同样将半辈子的光阴奉献给了民权林场。对于这片林子,老石有着特别的感情。
接过林场第一代务林人手中的造林任务并不容易,作为民权林场第二代务林人,老石承担的任务不比前人少。
“刚来林场时的条件仍然很艰苦,那个时候没电、没路、没通信。为了巡场护林,我和同事就住在林子里的护林房里。”石立忠说,护林房没有玻璃,冬天林场风大,因为房子漏风,他们晚上总是冻得瑟瑟发抖。
石立忠(台上左二)和翟文杰(台上右一)在民权林场安全生产护林防火防控应急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兴起,但国有林场却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经营问题。同为平原林场,民权县周边不少林场选择通过砍伐树木、林地出租缓解自身经济压力,一些林场人甚至因为收入低选择了离开。但以老石为代表的第二代民权林场人,却坚持把林子保留了下来。
“我总觉得,民权林场第一代务林人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把树种了起来,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把林子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
“没有老一辈的坚守与努力,就不可能有现在的平原林海。”抚摸着林场里的一株刺槐,翟文杰感慨地说道。
翟文杰在民权林场工作(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2005年来到民权林场的翟文杰,是民权林场第三代务林人。“刚毕业那会,很多同学都选择到外面工作。但我觉得只有在林子里,心里才踏实。”翟文杰说,“林场是我爷爷的家,我父亲的家,也是我的家。”
“相比于我们,他们更具备林场管理的先进理念和专业知识。以前做统计和检查,我们不管刮风下雨,都要现场一棵棵树去量。现在他们研发了数字地图系统,可实现实时监测森林火灾等目标,在手机上就能实现巡场护林。”石立忠说。
“作为第三代务林人,我们想通过技术创新传承老一辈艰苦创业的发展理念,把民权林场建设得更美、更好。”这是翟文杰一直以来坚持的目标。
这是11月6日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拍摄的民权林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伴随着树种结构的优化,如今民权林场的功能,已逐渐从防风固沙向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方向转变。每到节假日,林场就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未来,民权县计划沿黄河故道两侧再造面积约3.6万亩的生态林带。一条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已现雏形,这片平原林海正在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