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大头哥”致富记
2020-12-10 17:13:45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图集

  新华社西宁12月10日电 题:“大头哥”致富记

  新华社记者王浡

  黑枸杞、红枸杞、食用玫瑰花、蜂蜜、沙葱和藜麦……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红柳村仁达合作社的货架上,这些土特产引得游客纷纷驻足购买。“这是当地的‘大头哥’牌土鸡蛋,味道好,我们每周都会来买点。”游客周桂平手里拎着一提鸡蛋说。

  “‘大头哥’就是我呗!”红柳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善说,“因为我的脑袋比较大,大家就叫我‘大头哥’。”

  说起“大头哥”,红柳村的村民们可太熟悉了,一个是带领他们成立合作社一起致富奔小康的李书记,另一个就是仁达合作社农产品的注册商标。

  2011年,李国善辞掉了薪水优厚的企业工作,回到了“沙窝窝”里的移民新村。利用在外打拼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和知识,他一回乡就组织乡亲们建立合作社。2012年,仁达合作社正式登记注册。“当时村里有40户村民入社了,不少人甚至是借钱入社,让我特别感动。”李国善说。

  “一开始准备成立合作社时,周边好一点的耕地都被占用了,只有这片沙地,为了改造这片沙地,我们一共凑了100万元用来翻地、买枸杞苗、买水泵和修水渠,弄好后就种了300亩的枸杞。”李国善说,随后的几年,他和乡亲们将枸杞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枸杞带来的收入也越来越多。如今,仁达合作社年生产枸杞干果150吨,销售收入达500多万元,年利润达到了100万元。

  在发展枸杞种植的同时,2016年,合作社还赶上了政府的“菜篮子”计划。“我们的发展眼光要长远些,不能一条腿走路,光种枸杞。”在政府的帮助下,7座温室大棚在仁达合作社建起,李国善和乡亲们开始种植无公害的瓜果蔬菜。

  “为了能种好菜,我们修了鱼塘解决灌溉问题,养了鸡鸭鹅,还养了八眉猪,解决了肥料的问题。”李国善说,不知不觉间,仁达合作社的循环种殖、养殖已初具规模。“现在我们总共养殖了300多头‘八眉猪’,温室大棚也增加到了14座。再也不用担心一条腿走路,而是多点开花。”李国善说。

  随着产品越来越丰富,合作社注册了“大头哥”的商标,仁达合作社的农产品有了自己的品牌。“大家都认可李书记,一致同意用‘大头哥’做商标,以后这就是我们仁达合作社最亮的名片了。”村民李秀兰说。

  “未来三年,我们计划要发展生态农庄、采摘园、玫瑰观赏园等,让城里的游客来了不想走,让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李国善说。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加载更多
国际·一周看天下
国际·一周看天下
初冬时节景如画
初冬时节景如画
赏雪
赏雪
长春:“冻城”美景
长春:“冻城”美景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6845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