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写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闭幕之际
2020-12-13 17:10:44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新华社广州12月13日电  题: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写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闭幕之际

  新华社记者姜琳、黄浩苑、邓瑞璇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职业技能“超级大赛”——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2557名选手在86个比赛项目切磋技艺、亮出绝技。

  这是一次新时代技能人才风采的全面展示——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路、志在四方,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也点亮了大国制造的未来。

  选手在汽车车身修理项目比赛中(1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精彩比拼!数百名技能“高手”脱颖而出

  冬日的广州,繁花似锦,暖意融融。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13日在这里落下帷幕。

  经过3天激烈角逐,一批技能“高手”脱颖而出,来自广东省等多个省份的97名选手荣获86个项目的金牌。

  选手在制造与工程技术项目比赛中(1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选手在飞机维修项目比赛中(1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本次大赛选拔出630多名选手入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他们将通过进一步的集训考核,最终每个项目将遴选1名(队)选手走进2022年将在上海举办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赛场,与全球顶尖选手们同台竞技、再攀高峰。

  从数控车、工业机械、飞机维修等先进制造业,到工业4.0、移动机器人、云计算、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再到美容、美发、烘焙、餐厅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大赛广泛覆盖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成才创造条件、提供平台。

  刀砌砖垒、一气呵成,200多块砖砌成的多孔拱桥与图纸难差分毫;手指翻飞、精雕细琢,“魔法”般变出的各色面包和糖艺造型;只用17个小时,近3米高水泥钢筋房拔地而起,精度达到毫米级……选手们大展身手,充分展现劳动之美、技能之光。

  仅凭手的触摸就能测量和加工零件的蒙眼配钥匙,操纵飞速旋转的电钻在薄薄蛋壳上钻洞,快到让人眼花缭乱的花式调酒……比赛同期展示的20项“中华绝技”令人叹为观止,更提升了人们对技能人才、对工匠精神的尊重与崇尚。

  选手在珠宝加工项目比赛中(1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选手在烘焙项目比赛中(1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本届技能大赛焊接项目裁判长、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景凤欣慰地说:“可以明显感受到,与以往竞赛相比,这次参赛选手覆盖地区更广,操作更加规范。”

  这次参赛选手平均年龄不到22岁。青春的气息、自信的面庞,青年“小匠”们在赛场上传承技能,撑起技能人才队伍的未来。

  作为本次大赛年龄最大的选手,58岁的张井岩十分感慨:“在社会上年轻木匠并不常见,但来了发现这么多青年选择木工行业,真是由衷感到开心。我参加大赛,就是为了积累经验、培养更多后辈。”

  选手在汽车车身修理项目比赛中挑选工具(1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需求很大!超1.7亿技能人才太关键

  这次大会,不仅汇聚了技工院校、职业院校的师生,更吸引了诸多企业积极参与。一些企业负责人亲自跑到现场观看比赛、挑选人才。

  立邦投资有限公司装饰涂料事业部总裁孙荣隆在赛场反复转悠,他深有感慨地说:“涂料行业三分靠产品、七分靠施工,技能人才实在太关键了!”

  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教育总监龚纯意坦言,缺少高技能人才是企业当前最困扰的难题。

  “通过大赛,我们看到中国的加工能力和加工品质都在提升。只有年轻人能够掌握高端的应用技术和技能,企业未来发展才有保障。”他表示。

  选手在汽车喷漆项目比赛中(1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选手在时装技术项目比赛中(1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我国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整个制造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我国有超过1.7亿技能人才。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逐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拓宽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稳步扩大,结构持续改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共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约9821万人次。2016年至2019年,全国累计新增高技能人才超过1000万人。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倡导下,社会上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氛围不断增强。

  本届技能大赛美发项目裁判长助理、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金牌获得者聂凤说,从“剃头匠”到“理发师”再到“发型设计师”,从一个称呼的演变就能看到美发从业者地位的提高。

  记者从人社部获悉,过去4年,我国已有近千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今年人社部还将表彰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300名全国技术能手,选拔566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这两年感觉招人更容易了,生源质量也比原来明显提高。一些学生高考过了本科分数线,最后也来到我们这里学自己喜欢的专业技能。”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师李蕾说。

  我国连续在第44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位列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此外还成功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能人才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愈发抢眼。

  选手在木工项目比赛中(1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行行出状元!成才道路不止一条

  大赛已经画上圆满句号,但技能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面对‘十四五’蓝图和重任,必须大力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说。

  2019年我国开始实施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出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

  对此,广西柳工集团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光安认为,一方面,企业要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对急需的、技术含量高的工种给予特殊福利政策;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快推动、鼓励、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学校深度合作,提升技能人才培养的精准度,争做推动人才变革的“领头羊”。

  业内人士普遍呼吁,要进一步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切实增强他们的获得感与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人对于技能成才观念的认同。

  “360行,行行出状元。成长的道路不止一条。那些说读技校没有出路的人,可以看看我们。”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金牌获得者曾祥博说,“曾经痴迷网络游戏的我,在技能学习中找到了自信和人生的方向。”

  “相信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更多‘大国工匠’一定会源源不断产生。”刘景凤告诉记者。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佳宁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写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闭幕之际-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21112685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