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题:牢牢植根人民,不断造福人民
新华社评论员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立足我们党近百年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强调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惜一切代价的抗疫斗争,深刻诠释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筑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战“疫”丰碑。
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斗争大局,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人民立场是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牢牢植根人民,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把蕴藏于人民之中的洪荒伟力激发出来、汇聚起来,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不管是抓好疫情防控,还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有道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最重要的政绩就是为民造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切实实为人民排忧解难。要突出问题导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抓紧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更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带着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用干部的“紧日子”换来群众的“好日子”。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处理好公和私、权与民的关系。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唯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为民干事创业,各级干部才能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当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和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