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鹤乳业冷友斌:建议出台措施保护东北黑土地 对规模化奶牛养殖业予以财政支持

2020-05-24 16:03:02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24日电 近日,新华网连线了在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飞鹤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冷友斌表示,自己一直比较重视东北黑土地的保护和规模化奶牛养殖,今年也分别带来了《关于增强对种养结合与规模化奶牛养殖行业支持的建议》和《关于东北黑土地耕地保护的建议》两条议案。

  保护东北黑土地 提高黑土地质量

  东北黑土地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而著称。黑土地耕地面积占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0.6%,占中国耕地面积的10.0%。作为稀缺资源,具有独特的自然属性。但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区”逐渐变成了“生态脆弱区”,影响东北地区农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冷友斌建议从四方面入手,加强黑土区耕地保护:

  首先,加强黑土地保护的研究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轮作和土壤耕作制度。在东北黑土区根据气候特点和种植业布局,建立合理轮作制度;通过有机物料(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打破犁底层,增加耕层厚度,提高耕层有机质含量和水养库容,不断促进黑土地质量提升。

  其次,强化黑土地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落实科技-管理-生产三位一体,实现技术研发的原创性、系统性和应用性。建议相关立项部门联合设立黑土地保护项目,将项目的科学问题、技术研发、技术设计和项目实施作为一个系统操作。

  再次,鼓励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全面推进机械化、配套相应的补贴政策。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农机配套建设,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现代农机装备和规模种植优势,做到与生产规模相匹配。国家对新型经营主体购置大型农机具予以补贴,同时对黑土地保护利用过程中的关键作业环节给予补贴。

  最后,加强宣传力度和科技培训强度,提高黑土地保护意识。通过各级媒体报道我国黑土地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强调东北黑土区在我国粮食生产尤其是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高黑土地保护的意识,实现黑土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长期发展目标。

  “作为企业,我们也在为黑土区耕地保护作出自己的贡献。飞鹤推广的种养一体生态循环模式,每年可生产大量的优质有机肥料。肥料还田后经过长年积累,能够有效提高黑土地有机质的含量,恢复黑土地肥力,从而为有机饲料作物种植提供更加充足的养分,让有机饲料作物比用化肥种植的饲料作物长得更高、更有营养。”冷友斌说。

  建议对规模化奶牛养殖业予以财政支持

  冷友斌表示,我国是全球前三的乳品生产国和消费大国。但乳品在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中还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天300克标准,尤其是占全国人口一半的农村居民还很少或没有喝上牛奶,奶类消费增长蕴含着巨大潜力。

  “近年来,我国奶业格局正加紧规模化、集约化进程,逐步提高规模牧场的饲养条件、产业素质和生产水平。但是在规模化奶牛养殖的进程中,高污染、高成本以及产业配套设施等方面均制约规模化奶牛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冷友斌说。

  冷友斌建议从六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适养区政府提供更多规模和集约化奶牛养殖用地;增强对“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相结合的综合产业模式推广力度;建议国家在大力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过程中,考虑强调优先原则、成本最低原则和就地就近施用原则;建议增强有机农产品种植,消纳有机废弃物,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建议国家对规模化养殖场的属地周边配套一定规模的苜蓿种植基地并保证饲草料种植地的长期稳定性;对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养殖行业给予技术、财政、融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对于环保达标的养殖行业企业推行排污费减免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压力。

  “中国的土地资源相对是比较稀缺的,我们的养殖模式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乳业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别。我们是圈舍式、散栏式的饲养模式,投入资金大,成本高。希望国家能在大型牧场建设上给予政策支持,让中国乳企更有竞争力。”冷友斌说。

[责任编辑: 冯孔 ]
飞鹤乳业冷友斌:建议出台措施保护东北黑土地 对规模化奶牛养殖业予以财政支持-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02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