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凤宏:以水定需 量水而行 强化水资源的刚性约束

2020-05-24 11:01:50 来源: 新华网

  5月2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这是曲凤宏委员代表农工党中央作大会发言。 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5月24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委员进行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 曲凤宏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支撑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是新时代治水思路,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对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进行科学核算,严格控制水资源开发,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地大物薄、人多水少”是我们的实际国情,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受损这三大问题日益凸显,“珍惜每一滴水,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首先,用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我国每年总用水量约6000亿立方米,正常年份缺水约500亿立方米,缺水主因已由供给不足转变为承载不足,尤其是海河、黄河、辽河、西北诸河和东部沿海等地区,既严重缺水又严重超载。

  其次,从水资源开发与污染状况看,黄河、海河、辽河水资源量,位于十大水资源区末尾,但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高,河流水质也最差,处于中度或轻度污染状态。从各产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看,2018年我国农业用水3693.1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61.4%,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54,与世界先进水平0.7—0.8差距明显;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41.3立方米,是世界先进水平的两倍以上。

  再次,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各流域径流变化较大,连续枯水期造成生态流量不足型生态损害、生境萎缩型生态损害和复合型生态损害,分布在海河区、黄河区、淮河区、辽河区、一些流域中下游等地区。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当以水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节水优先这个关键,通过全产业、全过程、全人群三个维度的系统发力,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以水资源的最大刚性约束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此,建议:

  第一,总量强度须双控。坚持严字当头全面推进节水,摒弃传统开源为主的观念,严格控制无序调水,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统筹江河湖泊的水量分配,明确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生态流量管控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地下水监管指标,把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作为节水的关键举措。

  第二,节水技术宜创新。如果我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0.1,年新增节水能力将超过370亿立方米,大于南水北调三条线路规划的调水量。因此,应大力发展节水技术,围绕用水计量、灌溉高效、漏损防控等重点领域,加强节水产品技术、工艺装备研究。攻关一批关键节水技术,以水网、信息网和服务网“三网”融合和提升为着力点,提高各行业用水的效率与效益,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技术。

  第三,市场机制应发力。“坚持有多少汤泡多少馍”,根据水资源禀赋和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和布局,强化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加快水权、水市场化改革,以节水定额标准体系为基础,建立反映市场供求、水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水成本的水价形成机制。

  第四,助力脱贫奔小康。加快补齐贫困地区的防洪、供水和生态修复的短板弱项,大力实施农村防洪提升工程、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奋力解决贫困地区涉水基础设施薄弱、民生水利发展滞后的问题。

  第五,注重法治来领航。严格执行《水法》,依法开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工作。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持续举办中国节水论坛,鼓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节水活动,提高公民节水意识和技能,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形成惜水道德观念和水文明行为习惯。

[责任编辑: 汪亚 ]
曲凤宏:以水定需 量水而行 强化水资源的刚性约束-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4121063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