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月5日电 题:和孩子一起上学为幸福“充电”
新华社记者王朋、文静
清晨,晨光还未透过乌黑的天幕,牟阿西也已叫醒了3个孩子,收拾好书包,把他们送到楼下的小学。梳洗打扮一番后,她匆匆出门,到当地的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和学习。
当记者提及她和自己孩子“一起上学”时,29岁的牟阿西也一下羞红了脸。
“娃娃们在学校学文化,我在技术学校学普通话和技能,可不是一起上学嘛。”牟阿西也脸颊挂着的“高原红”显得更红了。
牟阿西也到技术学校学习要从一次竞选说起。2019年12月,牟阿西也一家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车家湾乡水家村,搬至该县锁南镇城南社区,头脑灵活的她是城南社区妇联主席的有力竞争者。
“但是自己识字不多,话到了嘴边说不出来,最终错失了这次机会。”这位只上过一年学的东乡族妇女难掩失落,语言成了她迎接新生活的最大障碍。
想着一边学普通话一边学技能,牟阿西也主动报名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的餐饮服务员培训班。
培训班在社区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一栋两层小楼。一楼既有餐饮企业,又是培训课堂,牟阿西也就是在这里提升自己的普通话和服务技能水平的。二楼开了烹饪、拉面、美容美发等培训课程,上午客人不多的时候,她也会偷偷溜进美容培训班学习化妆,脸上的柳叶眉就是在培训班学的。
“您好,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什么服务”“您请慢走”……这些简单的服务用语,牟阿西也不知练了多少遍,如今可以脱口而出。除了基本的接待服务,端盘、托盘、摆桌等操作她也得心应手。
受教育程度较低、就业技能普遍缺乏是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成果的短板。近年来,东乡县大力推行培训就业工程。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妥凤英介绍,累计有1.8万名学员像牟阿西也一样通过一技之长端稳就业“饭碗”,特别是2020年以来,主动为幸福“充电”报名培训的学员占三分之一。
现在,牟阿西也已经成为实训基地的正式员工。“如果满勤,一个月我能拿到3000元。”牟阿西也流露出骄傲的神情,过去她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怎么会写,如今,在实训基地她学会了用手机打字、网购,还通过社交软件做起了纱巾代购的小生意,每天充实有滋味。
依托教育脱贫、技能脱贫,“穷根”正从牟阿西也们和孩子们的身上拔除。甘肃省政府统计,目前甘肃义务教育辍学现象已动态消除,2015年以来,贫困劳动力培训累计完成25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