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题为《没封城也没搞全员检测,上海迅速控制住疫情值得各地学习》的文章,在网络热传。此前,一些地方出现确诊病例后只封一栋楼、只封半个村的精细化防疫举措,同样受到不少网民肯定。网友积极点赞的背后,是群众对疫情防控更科学、更精准、更精细的期盼。
防疫如大考,考验社会治理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医疗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曾表示,上海的防疫工作一直是“陶瓷店里抓老鼠”,“我们希望既抓住老鼠,又不要打破瓷器,希望不要因为防疫对社会生活产生大的影响。”在疫情防控方面,上海等一些城市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
与新冠病毒较量一年后,我国其实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疫情防控思路。无论是防疫人员还是普通民众,都经过了充分的防疫科普与防疫训练。只要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和地方有关部门的防疫要求,努力做到依法、科学、精准,完全可以从容而有序地应对当前的散发疫情。
“陶瓷店里抓老鼠”式防疫,能获得众多网民点赞,根源于它所体现的“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理念。在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如果一个地方的防疫政策擅自“加码”,除了影响大家的日常生活,还势必给物流、餐饮、住宿、旅游等众多行业带来冲击,从而影响中低收入人群的就业和收入。
但不容否认的是,在防疫这场大考中,有的地方考出了高分,有的地方却表现平平,甚至收获了群众的“差评”。比如,有的地方出现确诊病例就随意宣布进入“战时状态”,有的地方出现零星病例就草率“封村”“封城”,还有的地方在物资供应方面缺少科学统筹,导致部分群众“断粮断药”……
如果片面理解“严格防疫”的内涵,遇上疫情动辄一封了之,显然过于简单粗暴,也会产生不少副作用。要想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做好“两统筹”,就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善用“陶瓷店里抓老鼠”式防疫。
做到“陶瓷店里抓老鼠”式防疫,需要有专业支撑。如何主动发现感染者、如何科学流调、如何锁定隔离对象、如何确定管控范围,疫情防控的每一环,都有赖于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判断。
专业是科学防控、精准防控的前提,也是避免手忙脚乱和随意“加码”的资本。但是,个别地方官员在尊重专业、尊重科学上仍有欠缺,一些地方的卫生、疾控人员专业化能力仍显不足,要及时补上短板。
做到“陶瓷店里抓老鼠”式防疫,更需要一份担当。一些地方的防疫政策简单粗暴,甚至“一刀切”,实质上是一种懒政,与部分领导干部缺少担当有关。合理确定防疫等级、制定防疫政策,也是有担当的表现。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两项工作同时扛在肩上、放在心中,才能真正赢得群众支持,赢得这两场战役的胜利。(评论员马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