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1 02/ 02 20:11:56
来源:新华社

三位父亲,三段故事,讲述别样“团圆”!

字体:

  2021年春节前夕,在异地辛劳一年的人们响应政府就地过年的倡议,体验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春节。不返乡的春节,除了有各界实实在在的关心,还有别样的团圆和收获。新华社记者走进工厂和工地,用影像讲述三段就地过年的故事。

  忙碌的高铁建设工地

1月28日,在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的中铁十一局新建福厦铁路4标灵川制梁场,河南籍提梁班工人杜学刚在配合进行提梁作业。

在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的中铁十一局新建福厦铁路4标灵川制梁场,51岁的河南籍提梁班工人杜学刚和工友们忙碌着。他所在的项目工地正处在施工的攻坚阶段。

1月28日,杜学刚(前)和工友在进行提梁前对孔作业。

1月28日,杜学刚(左)和工友在拧紧提梁螺栓。

1月28日,杜学刚在配合进行提梁作业。

1月28日,杜学刚(右)和工友爬进箱梁,准备拆卸提梁固定螺栓。

施工单位为了响应防控疫情的号召,给留下来的工人每人额外发放5000元补贴,老杜感到很满意,他把这些事告诉远在家乡的儿女,让亲人们放心。

1月28日,杜学刚与家人视频通话。

  别样的团圆

  1月26日,在福建省石狮市的金利莱斯服装厂,聪聪和黄海龙在一起。

在福建省石狮市一家服装厂,四川籍计件工人黄海龙刚刚做完了年前的订单。

1月26日,黄海龙在收拾准备寄给老家亲人的自制枕头等礼物,聪聪在一旁缠着妈妈玩耍。

前几年,为了节省路费,也为了不让妻儿舟车劳顿,他都是自己一人回四川老家过年。每次他都要经历两次分离——春节前在福建与妻子和小儿子分别,春节后在四川与大儿子分别。

2018年2月2日凌晨,黄海龙登上回四川老家的长途车,看到聪聪哭闹着不要爸爸走,用手擦着眼泪(资料照片)。

1月26日,黄海龙在厨房用手机查看刚刚收到的工资明细。这一年他们夫妻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收入合计约16万。

1月26日,聪聪坐在准备寄回老家的礼物布袋上玩耍。

今年春节,黄海龙决定在福建就地过年,这让5岁的小儿子聪聪高兴不已。这是聪聪第一次在出生地和爸爸妈妈一起过年。尽管如此,黄海龙还是割舍不下远在四川老家的亲人,特地为他们做了羽绒服、袖套、枕头、围裙等寄回去。

1月26日,聪聪戴上妈妈用工厂边角余料为老家的奶奶缝制的袖套。

1月26日,父母为老家亲人制作礼物,聪聪在一旁玩耍。

1月26日,聪聪帮黄海龙拍掉粘在衣服上的棉絮。

1月26日,聪聪和爸爸一起将给老家亲人做的枕头装好。

左图为2021年1月26日,在福建省石狮市的金利莱斯服装厂,聪聪和黄海龙在一起;右图为2018年2月2日凌晨,黄海龙即将登上返回四川的长途车,在上车前抱着不满3岁的聪聪难舍难分。

  领年货

1月2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的亿格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四川籍计件工人张良国在休息时与大儿子视频通话。

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一家户外用品工厂,除了政府出台的补贴政策之外,企业还为留下来的90多名工人发放了年货大礼包,这些人中就包括张良国

2月1日,张良国领到企业发放的年货。

2月1日,工作人员将企业购买的年货推进车间准备发放。

2月1日,张良国(前左)和工友提着年货准备下班。

在工厂工作了十多年的张良国将领到的年货拍成照片,发给远在四川老家的儿子,告诉家人这里一切都好。

2月1日,张良国与远在家乡的小儿子视频通话,展示领到的年货。

2月1日,张良国在领到年货后与远在家乡的小儿子视频通话。

1月25日,张良国和妻子黄远玲一起加工防水包。

1月22日,张良国在制作防水包。

1月25日,张良国在安装模具。

此刻的分离

是为了更好的团聚

 

记者/宋为伟

编辑/王南、吕帅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宁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211127056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