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2月5日电 题:延安:“小苹果”点亮日子“火火火”
新华社记者储国强、陈晨、李浩
已过农历小年,李志俊并不着急备年货。
“现在天天像过年,缺啥了随时镇上买。”他忙着招呼客人,乐滋滋地端出一盘红彤彤的苹果。
陕北农村重年味,过去一过腊八,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做油馍、炸麻花,忙得不亦乐乎。现在,当地村民大多不慌不忙。这份从容,源于日子的宽裕,得益于眼前的红苹果。
“去年园子是第二年挂果,产量不算大,但也赚了3万多元。有钱了心里就不慌。”刚刚摘掉贫困帽的李志俊笑着说。
李志俊今年65岁,家住延安吴起县。过去,这里生态脆弱、土地贫瘠,农民广种薄收、生计艰难。上世纪末,吴起县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沟沟峁峁披上了绿装。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全县因地制宜发展起10万亩山地苹果,带动帮助贫困户发展苹果产业。从此,每到挂果时节,吴起果香四溢。
小苹果铺就脱贫路。如今,作为全国苹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市,延安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左右来自苹果。通过政府帮扶,全市1.58万户贫困户,拥有11.9万亩果园。
洛川县槐柏镇两坑村农民陶七斤,过去种小麦和烤烟,只能“勉强吃饱肚子”。后来,家里种了24亩苹果,去年苹果卖了54万元。仅有170户人家的两坑村,家家种植苹果。
陶七斤家敞亮的窑洞里,彩电、冰箱等现代生活电器一应俱全。院子里停着2辆轿车,他和儿子一人一辆。春节过后,他还打算去城里给儿子买套房子。
“苹果就是我们长在地里的‘铁庄稼’。”陶七斤说。
近年来,延安围绕小苹果不断书写大文章。
延安市市长薛占海介绍,他们正探索推行苹果产业“后整理”,在分级分拣、冷藏冷链、品牌营销等环节上下功夫,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群众在全产业链上增收,参与“后整理”的贫困户人均增收超千元。
在洛川县“王掌柜农业”公司,全自动分拣线如照CT一般,可以快速为每个苹果拍摄24张照片,依据外观、糖度、硬度等指标进行精准分拣,客户可实现个性化定制。这样的智能选果线,延安已建成103条,果农从过去的“称斤卖”转为“论个卖”。
长期困扰果农的“果丰伤农”现象也得到扭转。延安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说,延安冷气调库储存能力已达到147万吨,可实现“四季卖”,避免了价格大起大落。
借助互联网东风,延安苹果走向海内外。
在洛川县的陕西顶端果业科技有限公司,每天都有公司职员进行网络带货直播。公司总经理习张喜说,企业去年网络订单超过70万单,销售额过亿元,多数产品销往北上广深等地高端市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延安果农还收到越来越多的全球订单。2020年末,搭乘冷链车的20吨洛川苹果出现在意大利水果市场。截至目前,洛川苹果已出口到俄罗斯、意大利、加拿大、阿联酋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0年,延安苹果总产量突破370.4万吨,创历史新高。
一座“苹果之都”在黄土高原加速崛起;一个个红彤彤的“小苹果”,带给陕北百姓红火火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