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龙 叶子鹏
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高校思政课应直面时代大考、回应时代之问,主动将抗疫斗争的生动实践充分融入教学工作中,深入探索高校思政课的经验与规律,增强思想性、实效性,提升亲和力、感染力。结合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善于化危为机,从政治维度、精神维度、舆论维度、国际维度四个层面讲好讲深抗疫思政课,让抗疫思政课成为广大青年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激发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人生大课。
政治维度
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不仅体现在社会主义大国创造的世所罕见的发展奇迹上,而且通过高效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更加生动的诠释。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到坚持全国一盘棋,建立“一省包一市”对口支援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再到充分调动党的各级组织,建立起从中央到村(社区)“六级书记”共抓防控、广大基层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的防疫体系网。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得以充分转化为高效的治理效能。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同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相比,高校思政课在讲清成就背后的原因、探究成就反映的制度优势等方面,阐释得还不够充分。要讲清讲透这一点,就需要探究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形成机理,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和现象入手,厘清和诠释中国奇迹背后的历史根源、文明支撑、实践基础、发展脉络、制度优势。此外,也要善于用别人的话讲我们的事,结合中外抗疫比较,充分运用国外政要、学者、民众对中国抗疫、中国制度的积极客观评价,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彰显“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背后的制度根源。
精神维度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史,只有那些能够经历血与火、生与死的严酷考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天灾人祸的民族,才能真正培育出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各种艰难困苦而玉汝于成、涅槃重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所传承的伟大民族精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配合,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民战争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充分彰显。事实上,无论是总结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现实作用,还是探究激发形成抗疫合力的文化源头,讲好抗疫精神就是发挥思政课价值塑造核心功能的有效途径。思政课应善于从小处着眼,充分发掘抗疫斗争中鲜活的感人事迹,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故事讲道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立足本职,为保障城市运行和群众生活坚守岗位、加班加点;广大群众也通过自我隔离、捐款捐物等各种方式,积极参与疫情斗争。无论是抗疫中涌现的感人事迹,还是与思政课对象同龄的“90后”“00后”这些“抗疫一代”的青春鲜活案例,都应该围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主线,从以情化人入手,做到以理服人。改变“填鸭式”教育语态,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提升讲故事的能力,从而增强广大青年群体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舆论维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从国内到国外、从线上到线下各类言论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话语权的“攻守势易”从来都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在不断斗争中建构的结果。国际国内的复杂舆论场越是波涛汹涌,思政工作者越是要清醒镇定。思政课的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性是其根本。同时,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不断斗争中开辟前进道路的。面对关于疫情的各种热点舆论话题,讲好抗疫这堂特殊思政课,要求我们必须把握正面阐释权和舆论引导权,坚持对症下药,在回应关切中解疑释惑,引领思想主流。讲授抗疫思政课,只有充分认清我国抗疫斗争的话语环境,对意识形态和舆论传播战场中有关疫情的“噪音”“杂音”进行及时批驳和澄清,才能更具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引领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为形成正向的话语势态和良好的舆情生态提供思想基础。
国际维度
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不仅让世界人民认识了中国力量、中国优势,也进一步树立起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使中国声音、中国理念、中国价值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和认同。我们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的态度,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不仅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控制疫情扩散,最大限度地支援全球疫情防控。我们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尽己所能支援全球抗疫,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主动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毫无保留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大规模向国际社会援助抗疫资金、医疗和物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公开承诺中国新冠疫苗将成全球公共产品……以实际行动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魅力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对于这类具有丰富素材可供论证的国际性专题,在思政课讲授中应该做到融会贯通,使之充分与高校的育人体系形成联动,积极探索用国际视野、人类关怀来丰富思政教育的内涵。尤其是通过深刻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培养青年一代为人类进步事业继续奋斗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