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2月12日电 题:谢谢过年不回家的你
新华社记者侯文坤
“锵锵锵”“当当当”……空旷的工地上,阵阵金属敲击声,划破清晨的宁静。
春节前夕,武汉市西南角,湖北省最大体量的装配式还建房示范工程——沌口片区六村综合改造项目现场,50岁的铝模工谭建洪每次拆除固定铝模板的螺丝时,都习惯先用锤子轻轻敲几下再拔除,这声响在约80米高的施工层显得格外清脆。
“虽然没有直接拔省事,但这样不会对模板施加压力,保证脱模效果,不会破坏墙面平整度。”谭建洪很注重细节。
伴着敲击声,暖阳初升,爬上高楼,洒在谭建洪脸上,带来一丝暖意。穿行于钢筋水泥间,他和工友们加紧拆装铝模板。
这个由中建三局绿投公司承建的保障房项目,共29栋楼房同期在建,目前已有23栋封顶,剩余几栋正在向主体结构封顶发起最后冲刺。
往年此时,工地早已空空荡荡。今年,谭建洪等100多个武汉外地工友选择留在项目“就地过年”。塔吊司机、施工电梯操作工、钢筋工、水电工和吊装工人等在工地上各司其职。
跟在谭建洪身后忙活的谭星来自湖北孝感,26岁的他去年才开始在工地干,不过手上的活却很熟练。这是谭星第一次在外地过年,想家了就用手机视频。“我老婆听说项目部春节期间管吃住和防疫物资,宿舍有空调、24小时热水,也就放心了。”
“26楼呼叫!26楼呼叫!”“春节快乐!”收回正要去按键的手,在1楼候着的施工电梯操作工赵琴会心一笑。短暂休息时,对讲机里偶尔几句闲聊总是轻松惬意。“一起搭档干活,大家早就是一家人了。”她说。
赵琴在这个工地一年多了,近些天,她每天早上7点前要赶到工地,下午6点多把最后一个工人送回地面,“大伙儿都想加班加点把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因为不少工友“就地过年”,沌口片区六村综合改造项目党支部副书记杨留杰成了工地的“后勤专员”。
“‘就地过年’不能让工友将就过年!”杨留杰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大堆物资,工地提前准备了腊肉、香肠,以及白菜、土豆等便于存放的食材,还采购好了米、面、油。
春节期间,工地食堂为工友提供免费三餐,并提高伙食标准。同时,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组织工人开展各式各样的休闲娱乐活动,让工人在工地过年也有家一样的温暖。